——(英國)達爾文《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
如果我不盡力重新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存的話,我總覺得活著是很荒謬的事。
——(法國)薩特《理智之年》
生的樂趣很大,但自覺的生之樂趣更大。
——(德國)歌德《東西詩集》
人類為著自身的生存,需與一種外在的、比人本身偉大的力量相聯係。
——(中國)林語堂《我的信仰》
為生而放棄生的目的。
——(古羅馬)玉外納《諷刺詩》
生存比死亡更令人畏懼。
——(意大利)菲·貝利《浮士德》
一個人如何死,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如何活。
——(英國)塞·約翰遜,引自鮑斯威爾《約翰遜傳》
我以為我在學習如何生存,而實際上我一直在學習如何死去。
——(意大利)達·芬奇《筆記》
自己活,也讓別人活——這就是我的座右銘。
——(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莊院風波》
個人生存的時候,當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並且留在社會上。
——(中國)陳獨秀《人生真義》
頭腦清醒的人總是深切地體會到人生是一種冒險,生命永遠必須從死亡中去奪取。
——(德國)愛因斯坦《論和平》
我們不是為了死而去生存,而是為了更好的生存才去光榮地死去!
——(朝鮮)李箕永《故鄉》
駕馭生命是生物體的內在本能,不管人願意怎樣思考這個問題,但他都不得不活下去。
——(美國)弗洛姆《為自己的人》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英國)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我相信人生是值得活的,盡管人在人生中必須遭遇痛苦、卑劣、殘酷、不幸和死亡的磨折,我依然深信如此。
——(英國)赫胥黎,引自愛因斯坦等著
生存這一事實本身,就和“強”字分不開,活著就意味著生“存”下來了。那正是以某種形式所顯示的生命力強大的後果。
——(日本)武田泰淳《蝮蛇的後代》
無論變化多麼微小,隻要有益於生存,就會被保存下來。我稱這種法則為自然選擇。
——(英國)達爾文《物種起源》
生的本能與我們內在的知覺具有非常密切的聯係,生的本能是安靜狀態的破壞者。
——(奧地利)弗洛伊德《超越唯樂原則》
人,不同於一般動物隻生存在“現在”,人類有理性,靠著它,由檢討過去而瞻顧未來。
——(德國)叔本華《生存空虛說》
生存意義的非確定性成了激勵人去拓展自己的人的力量的有利條件。
——(德國)弗洛姆《人的境遇》
生者自有生的希望。
——(英國)約翰·雷《英語諺語大全》
人類的存在,就其本質而言,既然是無窮盡的,隻能由於人類的錯誤才會變得稀少。
——(法國)皮埃爾·勒魯《論平等》
生存的久遠習慣使我們厭惡死亡。
——(英國)托·布朗《甕葬》
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
我們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我們是我們命運的主人。
——(法國)杜加爾《蒂博一家》
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人就是人,是他命運的主人。
——(英國)丁尼生《國王之歌》
人的命運主要掌握在人自己手中。
——(英國)培根《隨筆集》
征服命運的常常是那些不甘等待機運恩賜的人。
——(英國)烏·阿諾德《逆來順受》
命運幫助勇敢的人。
——(英國)喬叟《貞婦的傳說》
能隨著時代和世事而改變他的本性,命運就永遠掌握在他手中。
——(意大利)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命運支配我們行為的一半,而把另一半委托給我們自己。
——(意大利)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有勇氣主宰自己命運的人才是英雄。
——(瑞士)海塞《歡想——任性》
智者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誰想改變命運,就得勤奮工作,否則將一事無成。
——(古羅馬)普勞圖斯《特裏努穆斯》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能讓命運使我屈服。
——(德國)貝多芬《致韋該勒書》
一切都遵照命運而來,命運就是必然性。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引自艾修斯《學述》
生命是自由的,不存在什麼命運。
——(德國)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
至於命運,則對於我們顯得是一種不可挽回的必然。
——(古希臘)伊壁鴆魯《致美諾寇的信》
命運是一條無盡的因果鏈條,萬事萬物皆因此而賴以生存;世界本身的發展也遵循著這一準則與因果關係。
——(古希臘)芝諾,引自第歐根尼《芝諾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