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幸福智慧篇(1)(1 / 3)

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

一切人類努力的偉大目標在於獲得幸福。

——(英國)休謨《注重行為和德行的人》

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

——(德國)歌德《詩篇》

人的最大幸福是保持自我。

——(荷蘭)艾拉斯謨《道德經濟學》

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

——(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幸福是深刻的東西,要慢慢地刻在青銅鑄成的心上。

——(法國)雨果《雨果戲劇選》

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正幸福。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生命本身就是幸福。

——(德國)費爾巴哈《幸福論》

幸福決不是別人賜予的,而是一點一滴在自己生命之中築造起來的。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卓爾不群、潔身自好、知足常樂,這三者意味著是真正的幸福。

——(法國)安格爾《論藝術》

真正的幸福隻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科威特)穆尼爾·納素夫《願你生活更美好》

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們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於知識。

——(法國)左拉《真理》

創造幸福是我們至高無上的義務。

——(英國)史蒂文森《為懶漢辯解》

人是自己幸福的工匠。

——(美國)梭羅《日記》

使時間充實就是幸福。

——(美國)愛默生《社會和孤獨》

幸福是最珍貴的葡萄美酒,但對低級趣味的人來說,就味同嚼蠟了。

——(英國)史密斯《事後思量》

人的幸福不是遺產,既不能留下,也不能繼承。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

令人幸福的不是名聲,而是能為他帶來名聲的東西;更正確地說,是他的氣質及能力,為他造就了學術和德性上的名聲,也令他真正幸福。

——(德國)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人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你能把感情貢獻給人們,而人們也能同樣對待你。

——(蘇聯)捷爾任斯基《囚徒日記及書信》

沒有美德就毫無真正的幸福可言。

——(法國)盧梭《懺悔錄》

幸福不是別的,無非是一種持久的快樂而已。

——(德國)萊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

不是一切快樂,隻是正直高尚的快樂才能構成幸福。

——(英國)莫爾《烏托邦》

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

——(日本)森村誠一《天公怒色》

幸福存在於意識到我們擁有它。

——(法國)喬治桑《美男子羅蘭斯》

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愛;有人為你是這個樣子而愛你,更進一步說,有人不問你是什麼樣子而仍舊愛你。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為最大多數人謀利是最大的幸福。

——(意大利)博尼撒娜《論罪與罰》

所謂幸福乃是循從人類指針的理性生活。

——(古希臘)芝諾《斷片》

內向、寬厚和無私是幸福的三大要素。

——(英國)阿諾德《文學與教條》

幸福,是對純潔的最高獎賞和補充。

——(蘇聯)列昂諾夫《俄羅斯森林》

幸福即是靈魂合於德性的現實活動。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倫理學》

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

——(蘇聯)羅佐夫《途中》

全人類的最大幸福隻有通過每個人的克己奉公,才能得以實現。

——(英國)布爾沃·利頓《亞瑟王》

幸福是世界節奏的一瞬間,是生命振子擺動的兩極之一。要停止那個擺,除了破壞它就沒有其他辦法。

——(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人生最大的幸福經常是希望

希望本身是一種幸福,也許是這個世界給予的主要幸福。

——(英國)約翰遜《書信》

人們心中永遠沸騰著希望的熱情。人總覺得眼下並不幸福,總是寄希望於將來。

——(英國)波普《人性論》

幸福隻不過是一種期待。

——(蘇聯)高爾基《小仙女與青年牧人》

幸福——就是對幸福的期待。

——(蘇聯)邦達列夫《瞬間》

絕大多數人活在世上,就是因為世上存在著希望。

——(古希臘)索福克勒斯(殘篇》

誰需要的越小,他的幸福就越大,誰希望的越多,他的自由就越少。

——(蘇聯)高爾基《我的大學》

幸福的最大障礙就是期待過多的幸福。

——(法國)豐特奈爾《論幸福》

雖然希望總是受到欺騙,但是有所希望是必要的。因為希望本身是幸福的,希望的煩惱,盡管時常發生,但總是沒有希望的破滅那麼可怕。

——(英國)約翰遜《漫步者》

人生最大的幸福經常是希望、希望。

——(德國)謝伐《俗人祈禱書》

人的精神上的忍受力是極強的,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徹底地消滅人們對幸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