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青州黃巾起(1 / 3)

人倒黴了喝涼水都塞牙!昨五個時中,老狼的破電腦居然被迫兩次重裝係統,稿子全部報銷……。今更新五千多字,希望能讓各位息怒。

~~~~~~~~~~~~~~~~~~~~~~~~~~~~~~~~~~~~~~~~~~~~~~~~~~~~~~~~~~~~~~~~~~~~~~~~~~~~~~~~~~~~~~~~~~~~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句話生動的描寫了戰亂年代百姓的苦難生活。幾乎是一條定律,每逢改朝換代、皇朝滅亡之時,中華大地必然災**不斷,兵戈連連,最終受苦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皇帝權貴、地主軍閥,而是最底層的人民百姓。

漢建安元年入秋之時,剛經曆了黃巾起義、十常侍之亂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戰亂的老百姓還沒能喘口氣,可怕的旱災和蝗災又接踵而來,青州、兗州和冀州等地農田顆粒無收,加之北方這幾年動亂不斷,勞動力嚴重短缺,無力搶災救災,官府士族又橫征暴斂、賦役繁重,民間的最後一絲元氣也被抽走,饑荒的陰影已經籠罩在百姓頭上。

北方災情源源不斷報到洛陽,地方官員平時不買董卓的帳,朝廷的命令也是陽奉陰違,到了危險的時候,他們又把皮球踢給董卓,伸手要救濟要糧食。董卓給,那麼救濟了百姓功勞是地方官員的,還可以從中撈一大筆;董卓不給,那麼地方官員就可以對百姓,不是我們不救濟你們,而是朝廷不救濟,董太師不救濟你們,你們要恨就去恨董卓吧。

康鵬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可又不能不給,第一是當然為了爭取民心,為將來奪取下做準備,第二是朝再大臣及康鵬手下的壓力,最主要一點,不良學生是一個現代人,雖然品德上不怎麼值得稱道,可畢竟是受過現代教育,內心裏不忍看到民間出現饑荒。於是康鵬不顧李儒的堅決反對,決定將自己的下大計推遲一年,命令李儒從自己直接控製的關中調糧賑濟災民。

李儒明白嶽父這樣做無異於損己利人,迂腐之及,可李儒向來對嶽父忠心耿耿,明知是亂命,也隻得不折不扣的執行,立即安排從雍州及並州調撥糧食到洛陽,準備轉賑各地,而洛陽收集到的賑災糧食已經裝車出,經汜水關運到災區。

但時間已經晚了,糧食從洛陽出的第二,李儒就接到青州急報——青州又生黃巾起義了!起義軍達數十萬之眾,並且有蔓延擴大之勢,和上次的黃巾起義不同,這次黃巾起義沒有統一的領導,而是由大不同的頭目各自帶領,攻城掠地,一路饑民紛紛歸附,青州已經淪陷大半。還有一處不同的是,這次的黃巾起義軍打出了清君側、誅董卓的旗號,搬出曾經在洛陽城中廣為傳播的董卓濫殺無辜、**宮廷的罪名,矛頭直指董卓。

李儒大驚失色,慌忙傳令救災糧食暫停運送,以免落入起義軍之手,然後飛馬去董卓府報信。李儒匆匆跑進董卓的書房的時候,康鵬正在教蔡文姬和孫尚香數學,蔡文姬早將康鵬認識的一千多個簡體字學會用熟,可康鵬舍不得放棄再與蔡文姬見麵的機會,便又搬出數學來誘惑蔡文姬,騙她來自己家。

“嶽父,不好了!”李儒也不管有旁人,進屋就大喊道:“青州黃巾賊又起,青州除了北海、臨淄之外,幾乎全被賊軍占領,各地災民群起響應,兗州和徐州都危險了!”也許是李儒跑得太急叉了氣,喊完便咳得不停。

康鵬也是大驚,青州黃巾又起不是在公元19年嗎?怎麼現在公元19年就生了?難道是我來到這個時代曆史生了改變?但康鵬細想之下頓時明白,原來的曆史上,諸侯討董是得勝而回,保存了實力鎮壓,至到李傕、郭汜之亂後才生,最後被曹操鎮壓。而現在自己變成董卓,諸侯討董被自己挫敗,諸侯也被自己生擒關押在洛陽,聯軍也被解散,給各地造成了極大的權力真空,災荒又來添亂,青州黃巾起義便提前生。

康鵬此刻無比後悔,自己抓到十八路諸侯之後怎麼就沒想到立即派人去接替他們的位置,而是隻想著控製中央,挾子以令諸侯?細想之下康鵬驚出一身冷汗,自己從來到這個時代,那時候還信誓旦旦的要征服下,一統世界,再現漢唐雄風。也憑著對曆史的了解,一把火燒了聯軍的糧倉,輕鬆取得虎牢關大捷,也開始為下百姓造福。可自從來到洛陽之後,自己仗著軍力下無敵,就每沉浸在誌得意滿之中,把曾經的理想忘得一幹二淨,數十日不曾理政,隻是玩樂,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難道自己忘記了真正董卓的教訓了?

康鵬越想越後悔,越想越害怕,突然大叫道:“李儒,給我召集眾人,商議政事!”

雖然康鵬情急之下叫法不甚禮貌,但李儒還是大喜,嶽父終於擺脫女色的沉迷了,“是,婿這就去安排。”

康鵬又扭頭對蔡文姬道:“文姬,你也聽到了,本相這幾肯定很忙,你……”

蔡文姬輕輕的打斷康鵬的話,“太師,我知道,這幾我就不來了,還是國事要緊,我先走了。”這段時間,雖然衛仲道不再反對蔡文姬到董卓府學習,可蔡邕仍然堅決反對,因為已經有流言蜚語傳出,蔡邕是用獨生女兒向董卓換取自己的前程,饒是蔡文姬生性格爽朗驕傲,也有點撐不住了,今借這個機會,蔡文姬便提出再不來董卓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