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再戰汜水關(上)(1 / 2)

巍峨高聳的汜水關,青石坯土建成的關牆上有明顯的修補痕跡,堅實的楠木關門上包裹著鐵皮銅釘,關外的護城河比之以前更深更寬,關牆上旗幟林立,弓弩刀劍閃閃光,整個汜水關就象一頭威嚴的猛虎,雄視著中原大地。

隨著黃巾起義軍的逐漸逼近,關內駐軍早已嚴陣以待,洛陽來的董卓援軍也已布置到位,枕戈待戰,關外百姓盡可能的移居關內,逃難而來的災民也全部放入關中,以免他們被戰火波及。因為有百姓支持,弓箭、擂木、滾石、火油和石灰瓶這些可以就地取材的物資準備充足,麻煩的是糧食,上次大戰中董卓軍已經消耗了不少存糧,雖今年關中豐收,彌補了不少,可根據董太師的命令,給逃難而來的災民放糧食,又讓這些補充化為烏有,甚至比之以前還有不足。

多日來源源不絕湧來的災民今突然數量暴增,陳宮徐榮等人便知不妙,一問災民關外情況,果然,一股黃巾起義軍已經占領已成空城的滎陽,這些百姓是從中牟、陳留一帶逃難來的,另外陳宮還得到一個重要情報,黃巾軍前來的一路之上,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將來不及逃走的百姓全部抓捕,挾持而來。

陳宮與徐榮馬上找來李傕、郭汜,共商對策,徐榮是防守將軍,善打防禦戰,建議穩兵不動,以逸待勞消耗敵軍;李傕、郭汜卻提出要主動出擊,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擔任副軍師的陳宮權衡再三,覺得還是主動出擊為好。

陳宮道:“我軍最強兵種便是騎兵,若被動防禦,騎兵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我們對敵軍情況不明,防守起來肯定吃虧,今夜我軍派西涼鐵騎夜襲滎陽,一來可探知敵軍虛實,二來西涼鐵騎度極快,倘若敵軍勢大偷襲不成,也可全身而退,不折我軍銳氣。”

夜色垂幕,汜水關關門突然大開,李傕與郭汜率領兩萬西涼鐵騎悄然出關,人含枚馬裹蹄,趁著夜色直奔滎陽,待到達滎陽外圍時,李傕與郭汜才現自己們的一番準備幾乎是浪費了,占領的滎陽的黃巾軍根本沒有布置哨所探馬,連最普通的絆馬所拒鹿等物都沒有安置,甚至滎陽城門都是大開,隻是遠看到城中火光衝,映得空通明,還隱隱傳來啼哭號叫之聲,在寒風肆虐在夜晚中顯得格外淒厲。

李傕與郭汜暗喜,光看這陣勢,這股黃巾就隻是一股普通的流浪軍,不懂兵法陣勢,比之己方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看來這次軍功撈定了。李傕與郭汜布置一下,突一聲喊,西涼鐵騎一起動,衝向滎陽城。

早在西涼與羌人對峙之時,董卓軍便已勇冠下,殺得長槍大馬的羌兵的心驚膽寒,更落下鐵騎美名,如今這支隊伍曆經黃巾大起義、十常侍之亂對並州軍,虎牢關大戰對關外諸侯,已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不敗之軍,豈是這支匆匆組建起來的黃巾軍所能比擬的。當下西涼鐵騎奔走如風,不等滎陽城中敵軍反應,便已殺入滎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