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定思痛(上)(1 / 2)

漢初平元年十二月初三,最後一批從洛陽撤離的董卓軍部隊與窮苦百姓經過艱難跋涉,終於到達老家長安,留守長安的董卓軍已經在長安城外搭建起大量草棚,供遠來的百姓居住,又準備好大量燃料,給飽經風雪摧殘的百姓取暖。

“婿拜見嶽父。”牛輔匆匆跑到康鵬馬前單膝跪下,又補充一句,“嶽父大人,你辛苦了。”牛輔大約三十五六歲,麵容剛毅,棱角分明,因作戰勇猛,是董老大征戰羌人之時親自從士卒之中提拔的,並將次女許配於他,從此他對董老大更是忠心耿耿,擔任了守衛後方的任務。

康鵬哈哈大笑,下馬將牛輔扶起,順手在他胸前賞了一拳,“賢婿越來越壯實,也越來越會話了。”其實康鵬才是演技越來越精良,很多時候,康鵬覺得自己就是三國董卓,而不是來自現代的康鵬。

牛輔嘿嘿傻笑一陣,突然又搶到蔡文姬和伏玉麵前一揖到底,“婿見過三娘,見過四娘。”蔡文姬和伏玉的臉馬上紅到脖子根,牛輔的年齡做她們的父親都綽綽有餘,卻稱呼她們為母,簡直太讓蔡文姬和伏玉下不來台了。

康鵬看出蔡文姬和伏玉的尷尬,上去拉起牛輔,“賢婿,快我們進城去吧,這寒地凍的,讓大家站在外麵,本相心頭不忍。”牛輔連聲稱是,忙上前開路,領著康鵬等人進城。

漢末的長安城麵積不到洛陽的一半,人口經濟都趕不上洛陽興盛,但長安地處險要,東有潼關險,南有秦嶺山脈,西邊的羌族這十幾年來更是被董老大打得沒有了絲毫脾氣,又從未經曆洛陽的那些動亂,大街隨處可見來往的商人,吆喝的販,異族裝扮的行人,道路寬敞而四通八達,車水馬龍,算是亂世中的一處世外桃源了。

董卓在長安的家也比洛陽上許多,不象洛陽董府那麼奢華,家中多以武器為飾,更象一個武將的家,卻讓康鵬大感滿意,這回不用擔心被百姓罵自己揮霍無度、追求享受了。

稍做休息之後,康鵬出回長安後的第一條命令,邀請長安所有士族大家和富商巨賈到家中參加為自己舉行的迎風宴。牛輔開始有些吃驚,嶽父在長安之時就多次打壓當地士族,巧取豪奪他們的家產,到了洛陽之後更是變本加厲,難道嶽父又想對他們動手了?可在董老大的積威之下,牛輔還是依令而行,派人去請士族富商。

到了晚上,董府舉行盛宴,董老大的文臣武將全部趕來參加,長安士族富商的當家人也誠惶誠恐的趕來,他們早就對董老大畏之如虎,又聽董老大在洛陽屠殺士族大家的事,更是讓他們心驚膽戰,一個個帶足金玉珠寶,準備獻給董老大買命,更有甚者已經立好遺囑,生怕這次一來就回不去了。

酒過三巡,康鵬舉杯對長安的士族富商道:“各位,蒙聖上恩典,加封本相為尚父,統管雍、並、涼三州,聽封不聽調。又遣本相返回長安,為聖上守土安疆,你們都是本地大家,今後本相行事還要多多仰仗你們相助,請滿飲此杯,算是本相感謝你們。”

長安的士族富商全都嚇出了一身冷汗,仰仗我們相助?是出錢還是出人?或者是要我們的土地?可董魔王都舉杯了,他們也不敢不理,個個點頭哈腰道:“是,是。”象喝毒藥一樣把杯中的酒灌下,也不知是什麼滋味。

康鵬微笑道:“很好,今本相請你們來,是有一些糧食和商業上的事想和你們商量。”

長安的士族富商心道來了,董老大伸手要錢要糧了。長安第一富商艾全先站起來,“太師,人願捐錢一萬貫,助太師軍資之用。”

長安土地最多的士族譚密也不甘落後,“太師,人一家願獻糧五萬斛,供太師救濟災民之用。”

他們倆個如此乖巧,長安其他的士族富商馬上捧出帶來的金玉放在幾上,紛紛表示,太師要錢要糧都行,隻是別要他們的命,還有幾個聰明人詢問康鵬後房之中是否缺人,他們家裏有幾個閨女模樣還過得去,直到蔡文姬摔了一個酒杯方才住口。

康鵬揮手笑道:“諸位誤會了,本相不是向你們要錢要糧,而是要拿錢出來給你們,也不多,一百萬貫,看你們誰願意要了。”

長安的士族富商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然後認為是董閻王是在高燒胡話,可看到康鵬認真的表情,他們才將信將疑。艾全心翼翼問道:“太師,你拿錢出來給人,是什麼意思?”

康鵬讓人拿來他在路上畫的桌椅和四輪馬車圖紙,分給長安商人觀看,一一解釋道:“是這樣的,本相想拿出一些錢與你們合夥生產一些商品,本相出人力,你們負責監督生產和銷售,利潤對分,你們覺得如何?而且還有個好處,與本相合夥生產之物,五年之內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