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劉焉者,國之鼠賊也。黃巾賊起之時,焉賊身為一地郡,上不思報效國家,下不思保境安民,拋官棄地逃入京師,又與錢財賄賂宦閹讓賊,碩得州牧之位,焉賊入川,驕奢益甚,魚肉百姓,瞞上欺下奪走賈龍平定益州黃巾之功,借張魯占據漢中,阻塞糧道,妄圖割據自立,占州為王,實乃大逆不道……”
漢初平三年九月初一,長安西郊的點將台上,康鵬搖頭晃腦的念著李儒給他寫的討伐劉焉的檄文,康鵬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三年了,他對這個時代的篆字已經掌握得差不多,李儒雖然寫得文詞古樸,但康鵬一路念下,居然還沒有念錯。而此刻的點將台下,旗幟飄飄,槍戈林立,數萬董卓軍將士嚴裝正立,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好不容易等康鵬念完檄文,康鵬又對著皇厚土焚香三拜,又拿出他這次去洛陽威逼漢獻帝下的聖旨,大聲念道:“奉承運,皇帝詔曰,益州劉焉身為皇親漢臣,不思報效國家,妄圖割地自立,罪惡滔,欽命太師董卓率師討賊劉焉,救國救民,以正國威,欽此。”
董卓軍上下三呼萬歲,康鵬最後才手執兵符將印喝道:“呂布、張繡何在?”
呂布和張繡站出隊列,齊聲答道:“末將在!”
“令你二人領馬步兵五萬,呂布為主將,張繡為副將,自斜穀入川,占領棧道,取下辯、略陽與陽平關,至劍閣與我軍主力會師,可明白否?”這次是康鵬爭霸下擴張的第一步,康鵬經過與賈詡、李儒和法正等人反複商討,康鵬終於決定給呂布一個機會,讓他領偏師入川,消除董卓軍主力側翼的威脅,但康鵬還是把最近在與曹操軍之戰中表現出色的張繡安排給呂布做副將,以保安全。
“遵命!”呂布與張繡領命退下。
康鵬又拿起第二支兵符令箭,“李傕、郭汜、樊稠、張濟何在?”
四將一起出列,抱拳道:“末將在!”
“令你四人領飛熊軍六萬,李傕為主將,兵出上方穀,取鐵龍山、祁山等地,攻打遝中,牽製益州軍力,,可明白否?”這一支是董卓軍的第三條進軍路線,目的是三路齊進分散益州軍力,以便各個擊破,而鐵龍山和祁山的道路都坎坷難行,騎兵難以行進,所以康鵬派擅長帶步兵的李傕、郭汜等經此入川。
“遵命!”
兩支偏師調撥完備之後,康鵬拿起第三支令箭,“趙雲、馬、甘寧、吳懿、吳班、龐德、李肅、趙岑聽令!”
趙雲和馬等人一起出列,“末將在!”
“令你等統率馬步兵十五萬,充作中軍,隨本相經子午穀入川。”安排了主力部隊之後——或者安排好了保護自己的軍隊之後,康鵬又任命賈詡為軍師,魯肅、法正為副軍師,隨自己親征。命孫策、馬岱為押糧官,負責運輸糧草;留董崇、董曼、李儒和司馬朗等人坐鎮長安,負責籌備軍糧武器;又將張遼調到太原,以防匈奴與袁紹軍在白馬的襲擾;徐榮和徐晃仍然留在潼關與青泥隘口,以防中原有變。
全軍調撥完畢之後,康鵬總結道:“諸君,這是我軍一掃華夏、匡扶漢室江山的第一仗,你們一定要謹慎心,力爭戰必勝!”到這裏,康鵬降低聲音,“本相還要給你們所有人一個命令,你們都給我活著回來,本相希望你們都能看到重振河山的那一!”
自盤古開之來,大概也隻有康鵬敢在點將台上這種喪氣話,可也很奇怪,康鵬這話不僅沒有降低董卓軍的士氣,反而激得大軍一起高喊:“重振河山!重振河山!重振河山!”
康鵬滿意的點點頭,“各將回營整頓兵馬,明日午時出。”
康鵬從點將台回到家裏,董老大的家裏已經嘈雜得不成樣子,先就是董老大的老娘抱著康鵬痛哭一場,生怕康鵬這一去就回不來了,康鵬花了老大功夫才把她安慰平靜,又將她扶回房去。不等康鵬喘口氣,董老大那個不成氣的二弟就來纏他了,非要和康鵬一起出征,理由是他上次‘有勇有謀’的擒獲甘寧,證明他並不是別人在背後叫他的‘董二廢物’,所以這次也要隨大哥一起上陣出征,建功立業。
康鵬搖搖頭,銅鈴眼斜瞪著董崇問道:“都去前線了,那留誰守長安?大本營不交給自家兄弟留守,交給別人我放心嗎?”這確實是康鵬的心裏話,董老大的兩個兄弟雖然很廢柴,可對董老大的忠心耿耿是沒話的,也隻有把後方交給他們鎮守,康鵬才敢放心親征。
董崇有些高興,心大哥還是重視我的,正要話,康鵬又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兄弟,你想上戰場幫大哥打仗,大哥心裏很高興,可後方不能沒有人鎮守,你放心,將來有的是你建功立業的機會。”一番話得董崇隻顧張開大嘴傻笑,連連表示要大哥放心,自己一定協助三弟和侄女婿他們守好長安,再也不會犯在洛陽的錯誤。
打走董崇之後,康鵬剛想進後院去與眾多老婆孩子告別,呂布突然又鬼鬼祟祟的溜進大廳,“義父,孩兒有一事相求。”
康鵬一楞,“什麼事?”
呂布的臉有點紅,扭捏半才道:“義父,這次出征,不知要去多少時日,孩兒想把蟬兒一起帶去,請義父恩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