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馬聽令。”賈龍被迫退出劍閣的第三早上,也就是益州軍與董卓軍約定決戰的那早上,董卓軍的大營中,康鵬拿起第一支調撥軍馬的令箭,吩咐道:“令你二人帶四萬精兵在戰場後方的狹道兩側埋伏,待敵軍主力通過之後,聽到炮響,立即封鎖狹道,以防敵人逃竄。”
“遵命!”趙雲與馬齊聲答應,一同上來接令,康鵬又補充一句,“子龍,孟起,你們的任務最重,既要擋住瘋狂逃竄的敵軍,又要抵擋劍閣的救兵,一定要心。”趙雲和馬點頭,鄭重答應。
康鵬拿起第二支令箭,“魏延、甘寧、張繡聽令。”三將一起出列,康鵬命令道:“你等三人各領一萬兵馬,在狹道兩側每隔十裏埋伏一將,待敵人全軍全部進入狹道,聽到炮響,便一起衝下,將敵人斷為數截,各個擊破!”
“是!”三將朗聲答應。
康鵬取出第三支令箭,“呂布、龐德聽令,你二人隨本相率領十萬大軍去與劉循決戰,記住,先詐敗誘敵,待敵軍中伏之後,就不用再保留了,拿出你們的全部實力,讓益州軍看看,誰才是下第一軍!”
“是!”呂布又補充一句,“義父,孩兒請求一事,那劉循兒猖狂飛揚,這次,請讓孩兒親手宰了他。”
“可以。”康鵬毫不猶豫的許諾道:“隻要你能在亂軍中搶在子龍他們之前找到劉循,那劉循的命就是你的了。”
最後,康鵬總結道:“諸君,本相苦心布置多日,終於將益州軍主力逼到與我軍決戰的地步,而益州軍的總兵力大半在此,為了今後的戰鬥能輕鬆一些,為了讓戰士們今後少流血少犧牲,所以今這一仗,我們不僅要勝,而且要全勝!有信心辦到嗎?”
“有信心!全殲敵軍!”董卓軍轟然答應,而董卓軍眾謀士則用讚許的目光看著康鵬,今這個戰術康鵬沒有請教任何人,是他精心研究了附近地形後乾綱獨斷的,很明顯,不良學生平時那些聰明全部拿來學習軍事不能沒效果,至少賈詡、陳宮等三國老狐狸都覺得這個戰術計劃不錯。
董卓軍按康鵬的命令去布置之時,劍閣關中也在加緊調兵遣將,衣甲鮮明的劉循在大堂中趾高氣昂的指派道:“雷銅,張翼,冷苞,劉饋,你等與本少主率十五萬大軍,到決戰地點布陣決戰,今,本少主一定要親手取下董賊的肥頭。劉瑁、張鬆,你二人留守劍閣,布置酒宴,待本少主得勝歸來慶功。”
劉循布置軍事之後,隻有張鬆和劉循躬身答應,其餘諸將卻遲疑不決,雷銅諫道:“少主,我軍前夜剛經賈龍兵變,士氣受挫,勢必影響今日決戰,末將覺得這決戰之事,還是延緩為好。何況少主將主力全部帶出劍閣決戰,倘若戰事不利或敵軍乘虛偷關,任何策應抵擋?”
雷銅這些老成持重的話,讓益州軍眾將連連點頭稱善,惟獨劉循勃然大怒,大喝道:“雷銅,汝敢動搖軍心?成都危在旦夕,再不與賊軍決戰,我軍後方就危險了!賈龍之變,不過癤癬之患,如今他賣主求榮的真麵目被揭穿逃竄,對士氣不但沒有影響,反而使我軍沒有後顧之憂。至於全軍出擊,汝難道忘了本少主因為兵少,屢屢功敗垂成的教訓?本少主武藝下第一,董賊諸將聞風喪膽,還需要什麼策應?”
雷銅本還想勸阻,可劉循已經厲喝道:“軍令如山,休得多言,再有違抗,張任就是下場!”想起大牢中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的張任,益州軍諸將無不打了個寒戰,再不敢多言,默默下去準備去了。
正午時分,董卓軍與益州軍在距離劍閣關三十餘裏的地方擺開陣勢,這裏是董卓軍以前駐紮的大營,被劉循‘衝破’後才‘被迫’撤軍四十裏紮營的——也隻有在這裏才能擺開這麼當士兵。這是董卓軍入川之後的次大型野外會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達到恐怖的二十五萬,從高處望去,曠野中密密麻麻全是黑壓壓的士兵,刀槍林立,反射出的光芒讓陽光都黯然失色,人頭湧動,一望無際。
時值深冬,上陰雲密布,又飄下鵝毛大雪,兩軍冒雪擺好陣勢,那劉循提槍躍馬,出陣叫道:“無道董賊,可敢與本少主決一死戰?”
康鵬大怒,使龐德出戰,龐德拍馬上前,劉循挺槍接住,戰不數合,龐德詐敗而走,劉循那裏肯放,緊追不舍,這邊呂布飛馬趕到,接過劉循,龐德也回馬與呂布雙戰劉循,好個劉循,揮他最後的輝煌,將一杆鋼槍舞得有如一團旋風,將呂布與龐德逼得節節敗退。
康鵬見時機已到,立即命吳懿與趙岑領兩千士兵出陣,去衝益州軍中軍,那邊雷銅等人見董卓軍衝自方中軍,急命點號炮,一聲炮響,益州軍中軍弓箭齊出,一通亂射,董卓軍見益州軍陣法森嚴,不敢再衝,扭頭就走,那邊劉循也殺退呂布與龐德,見有機可趁,急命大軍掩殺,董卓軍中軍立時被衝散,康鵬大敗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