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萌芽(1 / 3)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雖然康鵬率董卓軍侵略益州是為了避免更大的三國亂世,也是為了康鵬自己的私利,可康鵬卻無力在這個時代就高舉軍民魚水情的大旗,對軍隊擾民的行為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使得董卓軍所到之處,有如蝗蟲過境,將百姓家產洗劫得一幹二淨,鬧得地方雞飛狗跳。但康鵬沒想到,劉焉居然比他更狠,居然使出焦土戰術這一招來,一把火將昔日繁華富庶的益州變成殘壁廢墟,把兩百多萬無衣無食的益州百姓丟給董卓軍,董卓軍接這個負擔,那麼董卓軍本來充裕的後勤勢必將被拖垮;不接,那麼董卓軍就將陷入無休止的饑民暴動中。康鵬無可選擇,隻能取其輕者,被迫放棄快擴張領土的戰略,把主要力量放在重建益州上來。

先不益州難民處在水深火熱中,單康鵬的命令被飛鴿帶到李儒和司馬朗手中,李儒見信後不敢怠慢,正欲派人去請司馬朗來商議,卻見司馬朗捧著一道聖旨進來,一進門就氣憤道:“顯佳兄,聖上越來越過份了,上個月我們才進貢了十萬斛糧食,今又來聖旨,要我們再進貢三十萬斛糧食和十萬金幣,是要修什麼光武宮,他修宮殿要我們出錢出糧,真是把我們當冤大頭了。”

“一顆糧食也不能給了,讓他在洛陽就地湊集。”李儒輕蔑道,又舉起康鵬的飛鴿傳書,“看看吧,益州那邊出大事了,我們的糧食也要緊張了。”

看完書信,司馬朗臉得立即變得蒼白,傻眼道:“兩百多萬災民,還要通過棧道運輸救濟,我們辦得到嗎?”

“辦不到也得辦啊。”李儒搖頭道:“太師與軍師他們也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我們也隻能硬著頭皮跳下去,我這就下命令調集糧草,你去把雍並涼三州的大商人請來,看看他們能給我們負擔多少災民。”

司馬朗應聲而去,隨著全權負責三州政務的李儒一聲令下,長安、馮翔、水和鹹陽等經濟重鎮全部行動起來,無數個倉庫打開,上萬輛滿載著糧食的馬車在雍並涼三州新修道路上來回穿梭,將難以計數的糧食送到陳倉、子午穀、斜穀和祁山,同時三州的型城市也把富餘的糧食往各大城市集中,再轉運到益州。好在康鵬以前就把糧食生產放在後勤準備的位,又有高產糧食在手,糧食準備充足,雖然是要負擔兩百多萬災民的基本生活,倒也不至影響三州的民生,隻是麻煩在經過秦嶺山脈的運輸上。

當夜,在長安的大商人、大地主或他們的代表全部趕到李儒的雍州相府,各形各色足足有五百多人,還有許多在外地沒能及時趕來的,將李儒家塞得滿滿當當,很多人都隻能在坐在院子裏。各自客套落座後,李儒將情況解釋了一番後,又試探道:“諸位,情況我已經了,現在益州最繁華的地區已經化為一片廢墟,災民數量已經突破兩百萬,太師悲憫民,希望你們能出錢出力負擔一些益州的重建,並且請你們到益州開設工場,招募無業益州百姓,既可為你們工場作坊掙錢,又可以讓他們有一條生路可走,兩全其美,太師還特別聲明,隻要是在受災地區開設的工場與作坊,三年內免除全部稅賦。這麼優厚的條件,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三州商人其實當下午就知道李儒找他們有什麼用意了——那麼大的動靜看不見他們也白混了,早已互相商量過如何趁火打劫分配府之國的利益,隻是出於商人的本性,還要和董卓軍討價還價以爭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當下三州商人交頭接耳、你推我讓一番,公推與董卓軍關係最密切的艾全出來話,艾全也不謙讓,先傲慢的掃視一眼向來與他不和的雍州最大地主譚密,這才向李儒抱拳道:“李相,我等已經商量過了,這區區兩百多萬災民……。”李儒和司馬朗心你好大的口氣,區區兩百多萬人口?你知道兩百多萬人口要吃多少嗎?可艾全接下來的話差點沒讓李儒和司馬朗以為自己聽錯了!艾全接著道:“我們三州共一千六百戶商家可以把他們全部接納為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