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1 / 3)

可憐的老騙子於吉被憤怒的黃家莊村民押著去抓他招搖撞騙的同夥時,同一時間,周瑜步入了孫堅軍新主人孫權的船艙,碧眼紫的孫權全身著孝正安坐榻上,靜靜聽著眾文武向他彙報軍情,孫權是孫堅的次子,今年年僅十六歲,因為孫堅長子孫策還身在董卓軍中,以張昭、張紘、程普和韓當等孫堅老臣便把他推上了孫堅軍之主的位置,孫權接任後僅下達了三條命令,第一條是為其父舉喪,第二條是任命他的親叔叔孫靜擔任近衛軍統領,第三條則是任命老將程普接任黃蓋在孫堅軍中的6軍大將之職,但孫堅軍中的王牌——水軍,孫權卻始終沒有安排人選。

見周瑜進來,孫權便命周瑜坐在自己左旁次席,周瑜再三拜謝,方才敢坐在程普下,這時,孫堅軍席文官張昭繼續道:“朝廷大儒伏蔡二人已至襄陽,劉表不僅出迎三十裏,還答應了伏蔡二人提出的調和條件,願把江夏讓與我軍,做為談和條件。昭認為,我軍新喪主帥,士氣受挫,軍無戰心,應該與劉表談和,收兵回江東整頓,待來日再報仇雪恨不遲。”

張昭完,張紘、朱治和顧雍一起稱善,都勸孫權撤軍,韓當、程普等人卻持反對意見,韓當諫道:“主公,我軍在荊州已完全占據上風,荊州僅剩襄陽與樊城二城苦苦支撐,我軍應該一鼓作氣拿下二城,再作整頓不遲。”文臣武將各各有理,孫權卻不動聲色,隻是低頭不語,任憑文武各執一詞在席間爭論,張昭、韓當等人嘴都吵幹了,都誰也沒服誰,隻得把皮球踢給孫權,請孫權定奪。

這時候,孫權方才嘴唇微動,轉向周瑜輕聲道:“公謹,你又怎麼看?”

周瑜早有主意,朝孫權抱拳道:“回稟主公,依周瑜所見,繼續攻打荊州與索要江夏言和,二者皆對我軍不利,都不可取。”

周瑜此言一出,張昭和韓當等人無不大吃一驚,隻有孫權眼中閃過笑意,朝眾文武擺擺手,壓下眾文武的群情激憤,又對周瑜道:“願聞其詳。”

周瑜朗聲道:“主公明鑒,我軍若繼續攻打荊州,那劉表無路可走,必然乘我軍與董賊交惡之時,向董賊大軍求救,而董賊在永安屯有四萬西涼鐵騎,四內即可增援襄陽,上庸有三萬西涼鐵騎,十二內也可增援荊州,而我軍6戰不如董賊,在襄陽與董賊鐵騎接戰,凶多吉少。”聽到周瑜的敵情分析,張昭等文官揚眉吐氣,無不以眼斜視韓當等人,孫堅軍武將們卻垂頭喪氣,再不敢多言。

周瑜繼續道:“至於朝廷提出由劉表割江夏與我軍,兩家罷戰,這更不可取,劉表此人生性狹隘吝嗇,若將夏口讓與我軍,必然懷很在心,對我軍敵意重重,我軍雖不怕他,可江夏地處襄江與長江的會集處,董賊死於我軍之手,他的手下豈肯善罷甘休,定會起兵報複,界時我軍占據了江夏,就要麵臨荊州與的董賊兩線壓力,危險之大,不言而喻。”

周瑜完後,在場諸人啞口無言,好半,張昭才結結巴巴的道:“撤也不是,打也不是,我軍該如何是好?”

周瑜不敢話了,他不是沒有主意,關鍵是這主意不能由他。孫權看出周瑜的心思,便替他道:“子布先生,請你回信伏、蔡二位大人,就我軍願意聽從聖上旨意罷戰,不要荊州的一寸土地,隻求兩家通好。德謀老將軍,請你即刻收拾人馬船隻,我軍明日起兵返回建業。”

眾文武齊聲答應,同時心中都在暗驚,主公的這個兒子平時裏不聲不響,真正做起事來卻果斷勇毅,是個厲害人物。這時,孫權又道:“諸公都請去辦理軍務吧,吾今日在學業上有些阻礙,公謹可願留下教吾?”孫權這麼,一心想討好他取得大權的周瑜那還會不答應?

眾文武都出去後,船艙中僅有孫權與周瑜二人,孫權卻不急於向周瑜討教學業,隻是默默的坐在那裏,一雙紫眸緊緊盯著周瑜,看得心中有鬼的周瑜全身直冒冷汗,但又不敢主動話。船艙中,一時間死一般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