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平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下午,西涼水師新任副都督蔡瑁奉大漢太師之命,持董太師寫與荊州刺史劉表親筆書信返回襄陽城,去勸劉表投降。在蔡瑁出前,董卓軍的文臣武將都對蔡瑁忠誠度表示懷疑,擔心蔡瑁一去不回,而且董卓水軍還沒有能力封鎖襄江水麵,如果蔡瑁回去後統率荊州水軍保護劉表突圍,那董卓軍前功盡棄?
麵對眾文武的疑問,光明磊落的大漢董太師充分體現了用人不疑的寬廣胸懷,力排眾議親自將蔡瑁送出大營,並握著蔡瑁的手泣道:“本相不負卿,望卿也莫負本相。”堂堂當朝太師對自己如此信賴,蔡瑁當然大哭著當眾誓永遠不背叛董太師,而董太師的心腹文華侯華佗也親手給蔡瑁勘上一杯美酒,預祝蔡副都督馬到成功,蔡瑁感動之下,自然將美酒一飲而盡,然後才與董太師灑淚而別。
出得董卓軍大營,蔡瑁就象脫籠的鳥兒一般策馬飛奔,心中暗笑董卓的愚蠢,老實,蔡瑁並不是真心投降董老大,董老大對將領待遇再好,也遠不及蔡瑁在劉表手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帶來的好處,隻是剛才為了保命,蔡瑁才對董老大暫時低頭,沒想到董老大會愚蠢到就這麼放他回城招降劉表,對蔡瑁來,無異於是大的喜訊。
“董賊的糧草已經不足十之用了,隻要再堅守住五到六,董賊就非退兵不可,到那時候,荊州還不是我了算?”蔡瑁在馬上喜滋滋的心道:“隻是馬良那子這次搶了不少風頭,戰後得好好拉攏拉攏他,免得他成為我的絆腳石……。”
“蔡都督,請留步。”蔡瑁身後忽然傳來涼州口音的叫聲,蔡瑁心中一驚,難道董卓反悔了?再回頭看去,蔡瑁頓時鬆了一口氣,來的隻有一人一騎,看服色還隻是一名董卓的親兵。
那董卓親兵奔到蔡瑁麵前,抱拳道:“蔡都督,人是太師座下親兵隊長簿問,奉太師之令向都督轉達太師鈞旨,蔡都督進城後,劉表倘若不願投降,請蔡都督在十之內,務必設法阻止劉表通過襄江逃走的企圖,不得有誤。”
蔡瑁心中暗笑,回禮道:“簿大人請回稟太師,末將那怕劫持劉表,也定然不讓劉表逃走,請太師放心。”
“好,人一定轉達,告辭了。”言罷,那簿問回馬就走,蔡瑁偷笑著正要繼續趕路,那簿問忽然又扭頭道:“蔡都督,人差點忘記一件事,文華侯讓人轉告都督,剛才文華侯爺在給都督敬酒時,不心把一味叫做腐骨斷腸散的毒藥灑到酒中,不過請蔡都督放心,那味毒藥雖然會讓人筋骨寸斷,肝腸絞痛七七四十九而死,但好在它是一味慢性毒藥,十之內決然不會作,十內襄陽城破,文華侯再給蔡都督解藥並賠罪。”
董老大的親兵隊長簿問完就走了,蔡瑁卻張大了嘴呆,直到簿問的身影消失出視野,蔡瑁才如夢初醒,對著他離開的方向破口大罵,用一連串肮髒的語言問候董老大和華佗的女性眷屬,足足罵了半個時辰才住口。罵歸罵,命始終還是在第一位,蔡瑁泄完了,最終還是乖乖返回襄陽,但此刻的心情,自然與剛才截然不同了。
花開兩枝,各表一朵,康鵬送走了蔡瑁,馬上帶著黃月英月與幹文武到軍中工場去檢查炸藥的製造進度,晶瑩的硝酸鉀晶體被煉製出十餘斤,康鵬帶著一幫工匠親自操作炸藥製造的最後一步,將硝酸鉀、硫磺和木炭三種原料分別稱取重量,按照硝酸鉀75%,硫磺1%和木炭15%的比例混合,不良學生在現代時一向對自己渺茫的前途不抱什麼希望,為防止萬一,一直把這黑火藥的理想比例牢記在心,不想卻在這個時代揮了作用。
混合後的黑火藥粉末本來已經可用,但因為燃燒不能充分的緣故,效果未免將要大減,康鵬又命令工匠在黑火藥上噴上少許清水,用碾子壓成薄餅狀,再以帶齒的銅棍碾成大不一的顆粒,用篩子篩掉不合規格的顆粒,最後是光藥去除顆粒的棱角,使之表麵光滑能充分燃燒,最後將批製成的一斤黑火藥放進一隻薄鐵桶裏,留出引線。
五隻倒黴的山羊成了董卓軍火藥武器的第一個實驗品,與火藥桶一起拴在一麵磚牆後,怕死的不良學生帶著一幫同樣怕死的董卓軍文武自然躲得遠遠的,在他們身後,是無數來看熱鬧的董卓軍將士。完全準備好了,康鵬將火把遞給還板著臉的黃月英,笑道:“別生氣了,本相把引爆西涼軍第一隻炸藥包的光榮交給你。”
早就心癢癢的黃月英破涕為笑,飛快搶過火把,比劃幾下才點燃引線,塗過硝粉的引線立即冒出一股青煙,迅朝炸藥桶方向蔓延,康鵬趕緊喊道:“都蒙上耳朵。”肥手立即把肥耳堵住,眾人有樣學樣,都把耳朵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