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濟南血案及後遺症(1 / 3)

濟南,青州大郡,在黃巾之亂前的濟南城鼎盛時期,濟南人口曾經達到驚人的四十五萬,在人口稀少的古代,已經算是一流的大郡。但是在中平元年,因為氣候和政治方麵的原因,濟南一帶屢遭大旱,田地顆粒無收,官吏士族又橫征暴斂,鬥米達萬錢巨,窮苦百姓饑貧中易子相食,時逢巨鹿黃巾起義爆,濟南難民群起呼應,青州雖不是黃巾起義起源地,卻成了黃巾軍最大的兵源處,黃巾起義被地主豪強殘酷鎮壓後,青州變成一片廢墟,十室九空。初平元年北方再次大旱,青州黃巾又起,向西進犯洛陽,被已經占據董卓身體的康鵬派軍擊潰,又被曹操乘機收編或各個殲滅,兩次傷筋動骨的動亂,導致青州人口銳減,濟南的人口也由四十五萬減少到現在的不到七萬,情況之淒涼,難以言表。

初平三年秋,曹操計奪青州,招募流民開墾荒地,屯田養民供軍,老爺也再沒來搗亂,青州情況逐漸轉好,濟南元氣初步恢複,加上號稱泉城的濟南風景優美,七十二名泉的趵突泉更是名揚下,又不是冷戰時期的兵家必爭之地,曹操之父曹嵩便把家安在濟南,準備在這裏安享晚年,曹操忙於軍政,沒有時間照顧父親,就讓弟弟曹得率軍三千駐紮濟南保護父親,一年半載難得回來一趟。

初平五年的二月初二這,濟南城降下第一場春雨,稀稀落落,雨霧朦朧,曹操之弟曹德大清早就出城組織百姓開墾田地,搶播高價從雍州買來的土豆良種。去年曹操就在青州試種董卓軍已經放開銷售的土豆與玉米,結果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豐收,平均畝產高達九百餘斤,而且土豆和玉米可以混合播種,等於一畝地一年可以收獲一千八百多斤糧食,雖然因為董卓軍對外銷售的糧種不多,青州收獲的玉米和土豆遠不夠軍民所需,但也使曹操大喜過望,去年秋之後,曹操便開始花高價從雍州購買糧種,李儒向康鵬請示是否出售,康鵬考慮到青州裏連遭災荒,百姓在死亡線上掙紮,心為現代人的康鵬於心不忍,便指示李儒對曹操放開銷售——左右青州人口稀少,曹操軍單槍匹馬已經無法動搖董卓軍基本,但康鵬同時交代李儒與曹操秘密交涉,要曹操必須按一定比例用麻、鐵、鹽和硫磺等戰略物資交換。曹操雖然知道康鵬此舉不懷好意,但和康鵬當年在洛陽和益州接濟難民一樣,明知是陷阱,還是硬著頭皮跳了下去,拿出本就無比寶貴的戰略物資與大筆金錢,從李儒手中換到了足夠青州全境播種的良種。

翻地開荒,堆草燒灰肥,切土豆播種,曹德正率領軍隊與百姓揮汗如雨時,曹嵩帶著全家老來給百姓們送水送飯了,從曹操起兵那開始,曹氏和夏侯氏家族就全力以赴的提供支持,曹嵩更是變賣全部家產給兒子招兵買馬,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曹操功成名就之後,沒有忘記家族中的任何一個人,曹氏與夏侯氏家的成年男子,都能在曹操的軍隊中謀到一官半職,曹嵩更是被曹操接到青州享福,衣食住行,無一或缺。而曹嵩也明白兒子的處境與困難,六十多歲年紀了,仍然帶著婦孺盯著細雨送飯送水,為的就是鼓勵屯民與屯兵的士氣。

“都歇一歇吧。”白蒼蒼的曹嵩對田間忙碌的軍民百姓招呼道,杵著竹杖端起一碗碗清澈的泉水親自送到他們手中,感動得屯田的軍民百姓熱淚盈眶,曹德迎上來道:“父親,你年紀這麼大,就不要親自給我們送水送飯了,讓家裏的孩子送就行了。”

“沒事。”曹嵩笑道:“我腿腳還靈便,多個猴還添三分力,那怕隻節約出半個人手,也能多開幾畝地。你快去忙你的吧,我送完水就自己回去。”

曹德點點頭,正要再些什麼,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悶雷般的聲音,曹德一楞,急尋聲看去,見北方塵土飛揚,似乎有一隊騎兵朝這邊趕來,屯田的百姓們也放下手中農活,呆呆的看著北方。曹嵩問道:“德兒,來的是什麼人?是阿瞞的軍隊嗎?”

“不知道。”曹德納悶道:“大哥的騎兵幾乎都駐紮在東郡,沒聽有兵力調動啊。不好!”這時,曹德已經看到遠方隱約閃現的旗幟——袁紹軍的旗幟!

“快,回城放信鴿!”曹德大吼道:“通知我大哥,袁紹軍偷襲濟南!軍隊組織百姓返回城池!父親,你也快走!”

曹德的命令已經晚了,一心想娶董家那名‘絕世美女’並獲得董卓軍支持的袁尚,在同盟達成的當夜裏,不等與審配和逢紀商量,便出派心腹呂曠和呂翔率領三千輕騎晝伏夜行,繞道陽平連夜渡過黃河,忽然出現在曹操軍的後方濟南,而曹操因為得知董卓已經返回長安,將大軍部署在戰略要地白馬(南)、東郡和東平一線,防備董卓軍和袁紹軍的威脅,在遠離袁紹軍後方的濟南附近,再沒有一支部隊可以支援濟南。況且袁紹軍是有備而來,軍隊是一色的輕騎,度極快,曹德的部隊又是步兵,還散落在田間地頭,倉促間那裏可以組織成軍。

“殺啊!”袁紹軍呐喊著衝到濟南百姓麵前,不分青紅皂白的見人就殺,濟南百姓和屯田的曹操軍手中隻有普通農具,那裏是全副武裝的袁紹軍對手,頃刻間就屍橫遍野,曹德見勢不妙,硬著頭皮帶上一百多人迎上去,曹德對袁紹軍大喝道:“汝等何人?為何濫殺百姓?”

“我乃榮國公手下大將呂翔,奉命前來捉拿反賊!”呂翔反問道:“你又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