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冀州混戰(7)(1 / 3)

初平六年二月二十七日,春夜,黝黑的夜空飄下稀稀落落的春雨,細如絲,帶來陣陣涼意,讓地麵又濕又滑,在這個春雨連綿的夜裏,冀州廣平通往鳳凰山必經的一個山穀兩旁,無數董卓軍士兵靜靜的躲藏在樹林中、草叢裏和亂石後,春雨澆濕了他們的全身,蟲子爬進他們的甲衣裏,他們一動不動,這些士兵都是董卓軍中身經百戰的精銳者,最短的軍齡就有三年,隻要打贏這場伏擊戰,他們每個人就可以得到二十畝以上的冀州良田,他們的家人就可以安安穩穩的過完下半輩子,為了生存與美好生活,他們的意誌戰勝了寒夜與涼雨。

夜雨越下越大,賈詡在六名親兵用手支起的綠色帳篷下默默的用望遠鏡注視著遠方,這是一場險些夭折的伏擊戰,兩前,賈詡接到董崇十萬火急的求援信,告知賈詡曹操軍突襲鄴城,賈詡當時嚇得魂飛魄散,鄴城不光是董卓軍在冀州的大本營,還有堆積如山足夠全冀州百姓使用一個月的糧草,大量董卓軍的鎮軍之寶投石車、腳張弓和火藥桶,一旦落入曹操軍手中,不僅能使曹操軍完全解決缺少糧草的頭疼問題,還能使曹操軍的戰鬥力再上一個台階。不過在賈詡先派出趙雲率領西涼鐵騎去救援鄴城並準備放棄全殲袁紹軍殘部的機會時,董崇又派快馬給賈詡送來消息,他已經在鄴城打退了曹操軍的主力,有效殺傷了曹操軍的大量精銳,讓賈詡不必再派援軍了。開始賈詡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過在信使詳細解釋了鄴城保衛戰的前後經過後,賈詡終於拍額慶幸,先歎服董崇的無敵運氣和出神入化的下毒手段,又通知趙雲軍繼續追殺士氣崩潰的曹操軍,爭取把曹操軍趕出冀州,最後才揮師北上,在這個山穀中設下埋伏。

其實賈詡與袁譚約定的伏擊地點並不在這個山穀裏,隻是賈詡擔心袁譚臨陣變節,導致董卓軍功虧一簣,所以將埋伏地點改到這道袁紹軍進軍的必須經過的山穀裏,不管袁譚是否真心替董卓軍效勞,袁紹軍的部隊想要救援袁紹,就必須通過這條山穀,僅有五萬兵力的董卓軍也可以利用有利地形,一舉全殲袁紹慘存的主力十二萬人馬,剩下的那些袁紹軍兵力,就永遠不是董卓軍的對手了。

一名董卓軍斥侯匆匆跑到賈詡身邊,向賈詡低聲稟告道:“稟告軍師,敵軍主力已至穀前五裏,不知為何又停下前進,隻是派出數百人進穀中探察。”

“會不會敵人現我們的埋伏了?”賈詡身邊的呂布擔心的問道,賈詡搖頭,低聲道:“不會,此穀地形險惡,審配精於用兵,見到如此危險的地段,定然先派斥侯查明有無埋伏,再行進軍。”

“傳令下去,讓眾軍沉住氣,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進攻,那怕敵人的斥侯踩在他們的頭,也不準動彈,違令者,斬!”賈詡又下令道:“派快馬去通知臧霸將軍,讓他佯攻鳳凰山,引敵人火救援。”十餘名傳令兵各自去下命令,賈詡又默默坐到一旁,開始與審配比試耐心。

三百多名袁紹軍斥侯打著火把先後進穀,逐步搜查山穀兩旁,專挑樹林密集處去,埋伏在樹林中的董卓軍士兵大氣都不敢出,隻是悄悄把披在身上的茅草與樹葉遮蓋得更密一些,讓袁紹軍斥侯更難現自己,那怕袁紹軍斥侯踩在自己的身上,也不作任何動彈,更有士兵甚至咬得嘴唇出血,都不讓自己出半點聲息。而躲在亂石堆和荊棘叢裏的董卓軍士兵情況更慘,被亂石荊棘掛得全身是血,都要閃躲袁紹軍斥侯的火光。

董卓軍士兵的毅力戰勝了袁紹軍斥侯的耐心,北方開春的夜晚還極冷,袁紹軍斥侯又被強迫深夜來冒險探山,本就怨氣滿腹,探察起來不免有些草率,常常是在樹林裏草叢中晃蕩幾圈就高喊平安無事,但也有極為認真負責的斥侯,埋伏在山穀左側的董卓軍大將李傕就遇上這麼一名斥侯,那斥侯現一個土包的顏色較之周圍土包顏色要深,便過來用槍捅土包,誰知一捅之下感覺軟綿綿的,那斥侯大驚正要高呼,李傕閃電掀開蓋在身上的染色麻布撲上去,將那斥侯的咽喉死死掐住,直到將那斥侯喉嚨軟骨捏斷,徹底斷氣,李傕才輕輕放下他,再包紮自己身上被捅出的傷口與手上被他抓出來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