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拜訪水鏡先生和龐德公(1 / 2)

劉從在家歇息了一天,第二天清晨,劉從在蔡梅的幫助下精心打扮了一番,隻見劉從一襲白色長衫,穿著一雙步雲履,帶了一把折扇.前些天劉從請人在那把扇子上畫了幅梅花圖,並將《詠梅》那首詩題在了上麵.一切準備就緒,劉從的帶著明上路了,他們這是要去哪裏?原來劉表自從打算在荊州建一所大學堂後,劉從想必須先把教師資源這一塊解決,於是帶著孔明去找教師了.找誰呢?劉從早就已經想好了,那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和龐德公.在三國裏他們倆可是有名的人物,一語道破大漢形勢,孔明龐統等更是出自他們的門下,司馬徽更是像劉備推薦了孔明,劉備得到孔明後才得以和曹*孫權形成鼎足之勢.若能請他們倆出山則最好不過了,再說了這可是件利民的好事,他們倆不可能不答應.諸葛亮則一儒士打扮,跟著劉從上路了.

劉從向過路人問水鏡先生的住處,路人指點往前直走幾裏路就能到了,劉從拜謝.於是二人往前行了大概五裏路,看見一所莊院,劉從大喜,和諸葛亮一起下馬徒步進入莊院.忽聽得琴聲優美,劉從細細地聽了一會兒,笑道:"此必是春秋時期俞伯牙彈奏的《高山流水》了."過了一會兒,琴聲停住了.一人笑而出曰:"早就聞知琮公子文武雙全,才華出眾,今日一聞,果然名不虛傳."劉從看他鬆形鶴骨,氣宇非凡,便笑道:"水鏡先生過譽了."水鏡司馬徽轉身看向孔明,說道:"你就是巧賣木梳,八卦陣二破張羨的羽扇綸巾諸葛亮吧!我今早在莊中和龐德公談論大勢,忽看見喜鵲在莊中不停的嘰喳叫喚,我料必有貴客臨門,故以琴聲試探.沒想到是二位大駕光臨,豈不喜哉!"於是請二人入草堂之中,分賓主而坐,龐德公鶴氅道袍,早就坐於司馬徽旁邊.

司馬徽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琮公子到我這莊園來找我們有何事?"劉從開口答道:"回水鏡先生和龐德公,我和孔明賢弟今日到先生莊院來是有事找你們商量的."司馬徽輕呷一口清茶,答道:"公子您請說."劉從放下折扇,向司馬徽作了一揖,說道:"水鏡先生,您和龐德公乃荊州名士,荊州士民對你們無不感到欽佩.你們將親身所學傳授給那些需要知識的人,使他們成為對大漢有用的人.現荊州內患已平,我說服父親,他將在荊州建一所大學堂,招收那些需要知識的人進行教育.但是我們都知道,進得了學堂的一般都是那些富家子弟,而那些廣大的貧苦百姓家的小孩兒都無法實現這個最簡單的願望.所以我建議父親降低招收的門檻,來者不拒,對於貧苦家的小孩兒則實行免費,讓他們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機會.讓他們長大後都能為朝廷出份力,我今天來拜訪就是想求你們願意屈尊當這個學堂的教書者,傳授他們知識."司馬徽龐德公聽了之後,沉思不語.

諸葛亮這時候說道:"二位長者,亮在荊州聞知二位乃大儒.在你們的親身教誨下,有許多人都成了有用之才.正是如此,州牧才辦這個學堂,讓更多的人學到知識.這是件利民的好事啊,不知二位長者願出山相助否?"司馬徽和龐德公相互望了一眼,笑道:"早就聞知諸葛亮聰慧過人,有三寸不爛之舌,比張儀有過之而不及.看來此言非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