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聽後,指著卉榕樹對小和尚說:“徒兒,不必為此憂慮。其實,秋天的落葉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風刮得最急的時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時候,它們都悄悄地爬回了樹上,開成了春天的花,長成了夏天的葉。”
“那我怎麼沒有看見呢?”“那是因為你心中無景,所以看不見花開。”麵對落葉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這需要有一顆不朽的春心,一顆樂觀的心。隻要心中有景,何處不是花香滿徑。
痛苦和鹽
印度有一個師傅對於徒弟不停地抱怨這抱怨那感到非常厭煩,於是想到一個辦法來教導徒弟。他派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
當徒弟很不情願地把鹽取回來後,師傅讓徒弟把鹽倒進水杯裏喝下去,然後問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來,說:“很鹹。”
師傅笑著讓徒弟帶著一些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他們一路上沒有說話。
來到湖邊後,師傅讓徒弟把鹽撒進湖水裏,然後對徒弟說:“現在你喝點湖水。”徒弟喝了口湖水。師傅問:“有什麼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師傅問:“嚐到鹹味了嗎?”徒弟說:“沒有。”然後,師傅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著他的手說:“人生的苦痛如同這些鹽一樣,把你承受的容積放大些,就會感覺不一樣。”
人生的苦痛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適時調整自己,擁有一個積極心態,你將擁有一切。因為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是開啟命運所有可能性的鑰匙。
不要為過去憂傷
十幾歲的桑德斯經常為很多事情發愁。他常常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自怨自艾;交完考試卷以後,常常會半夜裏睡不著,害怕沒有考及格。他總是想那些做過的事,希望當初沒有這樣做;總是回想那些說過的話,後悔當初沒有將話說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學實驗室。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大家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這堂心理衛生課有什麼關係。過了一會,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突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裏,同時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後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邊,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對大家說,“我希望大家能一輩子記住這一課,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你們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無論你怎麼著急,怎麼抱怨,都沒有辦法再救回一滴。隻要先用一點思想,先加以預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現在已經太遲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隻是把它忘掉,丟開這件事情,隻注意下一件事。”
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益處。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勇於忘卻過去的不幸,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隻是把它忘掉,注意下一件事。
懲罰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神西緒弗斯在天堂觸犯了法律,受到了大神的嚴厲懲罰,被降到人世間來飽受痛苦。在凡間,西緒弗斯每天都要把一塊兒石頭從山腳下推到山頂。清晨,他竭盡全力把那塊兒石頭推到山頂,然而到了晚上,石塊兒又會自動地滾下山頂,於是,他又要重新把那塊兒石頭推到山頂。就這樣,西緒弗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推著那塊兒石頭,這種永無止境的勞苦和重複極大地折磨著他的心靈,使他飽嚐辛苦和枯燥帶來的苦難。
大神料想這是對西緒弗斯最為嚴厲的懲罰,但是西緒弗斯並沒有像想象的那樣痛苦、頹廢和墮落,而是平靜地接受了命運,每天都以快樂的心情努力地推著石塊兒上山。
在現實生活中,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觸犯天庭的西緒弗斯,都要經曆著辛苦和艱難的折磨。生活不能沒有健康的心態,沒有接受和品嚐生活的心境,何來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過橋人
有一處地勢險惡的峽穀,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水流,而所謂的橋則是幾根橫亙在懸崖峭壁間光禿禿的鐵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