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河,我家鄉的河,你是多麼的仁慈寬厚,即使受到了傷害,也仍然年複一年的以全副精力默默地滋養著兩岸的人們;渾河,你是多麼的美麗善良,無論春夏秋冬,始終日複一日的以你迷人的風采供人們觀賞、遊玩。

我愛你,家鄉的渾河。

故鄉行

人總是眷戀故土的。一張兒時的已枯黃的照片,猛地勾起我對故鄉的思戀。二十年了,那個生我養我的故鄉如今還好嗎?當新世紀中秋月餅的餘香還在舌尖回味,我那無可抑止的思鄉之情已越發濃鬱了,一種急於歸鄉的衝動迅猛地占據了我的心房。與弟弟一拍即合後,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與次日一早即踏上了歸途。望著車外那綿延的山嶺,以及被秋風染就的色彩斑斕絢麗的山林、田野,思緒已不經意的飄回到曾給我的童年留下了無限記憶的故鄉。

故鄉位於新賓與桓仁交界處,名曰楊家,是個貧窮的小山村,百餘戶人家全都是低矮的草房,一條並不寬闊的小河繞村而過,滋養著全村的生靈。那裏非常閉塞,隻有一條坑窪不平的土路與外界通連,人畜走過,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時泥濘難行,偶爾有路過的汽車跑過,都是孩子們追逐的稀罕物。閉塞與貧窮必定導致文化的落後。村裏很多人都不識字,雖有一所小學,但由於鄉親們對文化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夠的認識,而國家的教育觸角在當時也難以觸及到這偏遠的山村,所以,使這僅有的傳輸文明的場所缺少了應有的生機與活力。

故鄉雖窮,但那未加雕飾的自然風光卻也展現了一種淳樸的美。那環繞的群山既給那裏的鄉親們祖祖輩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也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盡的樂趣。我童年中的許多時日都是在山中渡過的。當粉紅的桃花、杏花及雪白的梨花將群山妝扮得姹紫嫣紅的時節,我就與比我大一些的孩子到山裏采山菜,那鮮嫩的蕨菜、猴腿、大葉芹、刺嫩芽等味道鮮美的“綠色食品”是家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入秋以後,采榛子、撿蘑菇、打山梨的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時常會長久地在山梁上回繞。而當漫山遍野銀妝素裹的時候,在山坡上滑雪爬犁更是孩子們的一大樂趣,雖然人人凍得小手通紅,但仍樂此不疲,那是山裏的孩子們在冬季裏最好的消遣方式了。如今,那一幕幕影像還常常真切地浮現在眼前。所以我總是自稱為山的兒子。

曆經幾個小時的顛簸,當乘務員告訴我已到“楊家”時,望著車外那一片片青磚碧瓦的房子,寬大明亮的鋁合金窗戶,隨處可見的自行車、摩托車和汽車,以及腳下寬闊平坦的板油馬路,我不僅愕然了。這是故鄉嗎?這真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鄉嗎?步入村中,我努力地調動存儲於記憶中的底片,試圖從中尋找出些許尚可辨認的影像,然而,這都是徒勞的,目中所見的,無論如何都無法和記憶中的故鄉相彌縫。那些充滿溫情的草房、那些熟悉的麵乳、那份鄉村的寧靜……這所有的一切都已發生了變化,舉目四顧,唯有那層林盡染的山峰依舊略顯熟悉的輪廓。

終於踏上了故鄉的土地。可是,這本應熟悉的一切卻已變得那麼陌生。一路打聽著,終於尋到了叔叔家。叔嬸剛剛吃了午飯準備下地收割玉米,我們的到來令他們既高興又有些措手不及,匆匆安頓了我們,叔叔就幹活去了。秋收的緊張我是理解的,一年的希望就決定在這幾天的繁忙中了。吃過午飯,我們不顧旅途勞累,就扛起照相機去尋找童年的影子了。最急於想看的,是我們曾經居住過的房子。轉這一條小巷,我們就找到了它。那是一座青磚瓦房,當年曾是村裏最氣派的房子,如今已顯得頹敗了。我們房前屋後的探尋著,仿佛要找回已逝去的童年。站在那依稀熟悉的院落中,在弟弟不斷地按動快門的哢嚓聲中,我已陷入了對童年的追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