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請接招!”
來到第二關之後,江若凡仍是同樣一語同樣一劍,可盡管立守第二關的藍衣弟子,於剛剛一幕看在眼中之時心中早有提防,但還是在手中長劍僅隻揮至半途,便被江若凡手中的劍鞘抵在了咽喉之上!
“師兄,請接招!”
“師兄,請接招!”
……
同樣一語,同樣一劍,赫然連破九關!!
“這……這怎麼可能!”
“莫非是守關的師兄故意放水不成?不然這江若凡怎能僅憑這簡單一刺,便一路通關而過?”
“快,這一劍就是快呀!一劍快似一劍!真不知這江若凡的劍術是如何練就,難道是自幼開始就隻練這一招直刺?不然怎會有如此的出劍速度,令人哪怕明知劍刺何處,亦是擋之不及?”
……
“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破,無快不破!想不到這江若凡竟然能將劍道這‘快’之要詣,深悟於心,身練至此!
身凝十丈體罡,劍道明悟如斯,精神力大師之境,此子成就,他日必定驚天哪!”
看著江若凡複又緩步向著第十關走去,武堂堂主戰南天眸中異彩連連之際,撫髯喃喃不止。
江若凡這一路行來,次次一劍,連破九關,立守在剩餘三關的藍衣弟子無不心中震驚。
隻因這十二名藍衣弟子,其本身皆為地元境強者,雖此時將修為壓製到玄元境大圓滿之境,但肉身反應速度,卻是並未因之而降低絲毫。
且複又加之這十二名守關的藍衣弟子,無一不是精於劍道,故而於顏麵不舍之時,前麵九名守關的藍衣弟子,哪怕明知江若凡劍出驚人,但卻仍自無人在江若凡出劍之前,先行橫劍以防。
但此時卻已不同,若剩下的三關,還是被江若凡以一劍破之,這學宮藍衣弟子的顏麵,便算是被這十二名守關弟子盡數丟盡。
在此般想法之下,這第十名守關的藍衣弟子一番思忖過後,遂選擇了放棄己之顏麵,傾力維護學宮所有藍衣弟子之榮。
是以在江若凡甫一行至第十關之時,這名守關的藍衣弟子毫不猶豫地劍橫胸腹,提前作出了防守之姿。
“師兄,請接招!”
雖話語相同,但江若凡此時心知,麵前守關的藍衣弟子,既然能夠於自己未曾出劍之前便橫劍當胸,已是準備盡施所能,將自己擋於這第十關之處,進而挽回先前敗陣的九名藍衣弟子之顏麵。
是以為示尊重,複又加之並沒有十分把握,於劍身藏鞘劍威內含之下,將這立守於第十關的藍衣弟子擊敗,在一語說罷之時,江若凡終於緩緩將長劍自劍鞘之內抽出。
“看,江若凡已將長劍抽出,接下來必是精彩一戰!”
“這可未必,或許這小子就是出劍速度驚人,其劍法,未必有何過人之處!”
“說的也是,這小子身凝十丈體罡,肉身之力驚人,聽聞還已臻精神力大師之境,若劍道修為亦是如此強悍,豈不是全能之才,又讓吾等情何以堪?”
“此言不錯!身凝體罡和精神力強大,均可是天賦使然。可這劍道則須神悟身修,觀這江若凡尚且未及弱冠,便是從娘胎練起,亦不可能超出吾等太多!”
……
“橫掃千軍!”
就在一眾入宮弟子議論紛紛之時,江若凡一聲輕喝,手中長劍橫揮,一道劍光乍現之際,向著身前的藍衣弟子便是橫斬而去。
“果不其然,這小子的劍法委實是平庸至極!”
“我就說嗎,這劍道須神悟身修,這江若凡如此年紀,便是從娘胎練……什麼!!”
見江若凡揮劍而出,竟然使出了擅劍之修甚少用之、唯有持重兵者方會施展、且又極為平常的一式劍招,人群之中,頓時傳出了一陣“不出所料”的諷嘲之音。
但就在這嘲諷之音尚未落地,而那名藍衣弟子亦是神情一鬆,手腕立轉橫劍揮迎之時,江若凡卻是突然劍勢一變,手中長劍閃電回縮,而後複又直刺而出!
這一刺,簡直迅如飛火快若流光,待那藍衣弟子心升警兆欲再變招之時,已然是劍尖臨喉,劍罡激膚!
而那方自語出半途的嘲諷之音,亦是瞬間,戛然而止!
第十關,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