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光尊和嬴政來說,這世上能讓他們拿來打賭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大多數東西他們都是看上一眼就知道答案了,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什麼好賭的。
所以幹脆就賭武鬥,他們兩個是不能交手,但是下屬打上幾場卻是完全沒關係的,當然單打獨鬥這種形式被嬴政第一時間就否決了。他的元火界雖然還沒能出現一個主神,但是光尊的元光界卻是有的。
當年雖然被光尊親手葬送了四位主神,但其實光尊的親傳弟子並不止晨曦神君一個。他一共收了三個弟子,晨曦神君是開山大弟子,修為最高,但是其餘兩個也並沒有比他低多少,都達到了主神的級別。隻是每一係隻需要一個主神,所以那兩個也是光係的就一直留在了光尊的身邊。
這次四位神君同時身殞,光尊就讓二弟子接掌了光神一係,在其餘三係中選出幾個修為最高的接任主神之位。經過這千年的時光,原本就都是上神頂階的這三位主神已經有兩個突破了瓶頸,成為名副其實的主神,還有一個突破也就在百年之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意單打獨鬥?那嬴政還不如直接認輸算了。
那麼唯一剩下的方式便隻有兩軍對陣。可是要論軍隊的數量,光尊雖然在這些年已經補齊了當年損失的人手,但是和嬴政的百萬大軍一比,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不過嬴政倒是沒想占他的便宜,在嬴政答應他所派出的人手絕不會多於光尊這方的人數之後,光尊答應了這個賭鬥的方式。
在光尊想來,既然雙方的兵力沒什麼差別,而論修為秦軍又普遍不及他的下屬,那麼對戰的結果應該是他的贏麵居多。可是他卻不知道,在變化萬端的戰場上,可不是光靠修為就能定勝負的。弄得不好,一個威名赫赫的戰將很有可能死在一個無名小卒的手裏。至於兵力,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例還少嗎?三千越甲可破吳,何況是兩方的兵力並無相差。
光尊並不知道當初那場使他損失了近一半下屬的戰爭的具體情況,不然他一定不會這麼信心十足,結果一場戰罷,勝負不問可知。一方幾乎全滅,一方的傷亡卻輕得幾可忽略的結果,讓光尊完全難以相信!在兵力一樣,而他這方實力占優的情況下怎麼反而會輸得這麼慘?
到這時,他才終於開始正視從沒在意過的兵法詭變之道。在絕對的力量麵前,的確是任何陰謀詭計都隻是笑話,但是當使用陰謀詭計的那方也一樣有著絕對的力量的時候,這絕對的力量也就不存在任何優勢了。
就如剛才那場對戰,雖然雙方都能飛,但是在秦軍一意借著地上的那些障礙物敗逃的時候,神軍也就隻能下地去追。因為他們的神識鎖定對於秦軍沒有效用,若是在天上盯,那麼很可能秦軍利用阻擋他們視線的障礙物布下幻陣,然後真身遁地跑了,他們都不知道。而且遠程的法術攻擊,對於擅於集合眾人之力進行防禦的秦軍效果並不是很好,而在天上全無遮擋的他們卻是再明顯不過的射擊靶子。所以他們就隻能跟著秦軍在地上跑,然後給引進了早已準備好的口袋。
修煉者中以兵入道的不是沒有,但是兵者不祥,死傷一多必傷天和,所以以兵入道而能升神的幾乎沒有!白起是唯一的例外,之所以例外是他遇到了嬴政。而大秦除他之外的那些將領,修煉的方式根本就不是以兵入道,最多隻能算是以武入道,所以不能算在特例內。
在這樣的情況下,連輸了兩次的光尊居然派人下界去學兵法!可是兵法之道也是講究天賦的,並不是是個人隻要肯學就能學好,再說如果兵士不合格,那麼就算有個曠世名將也沒有用。結果就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這近千年來光尊就從沒有贏過一次!
這次的起因是為了奧倫星域的問題,本來以奧倫星域中那個隻知道破壞的種族的殘暴與貪婪,毀了也就毀了。這本是嬴政的職責範圍,光尊並沒有過問的權利。可問題就出在嬴政認為整個星域已經被破壞得十分嚴重,死星嚴重超標,很快就會引起整個星域的崩潰,從而影響到附近一大塊宇宙空間的平衡。所以他打算將整個星域連同那個種族一起毀滅,然後讓光尊再創造一個新的星域以代替原來那個。
對於這個光尊倒也沒有什麼異議,隻是對於時間的安排上不肯認同。他希望能夠延遲十幾二十年,可是嬴政卻認為這顆毒瘤必須立刻割除,而且那個星域的生命力也未必支持得了十幾二十年,多拖一年對於周圍星域的負麵影響就會加重幾分。
其實光尊也知道這種事宜早不宜遲,但問題出在他現在沒有時間。要完成這樣大的一整個星域的天體體係和生物係統的創造工作,可不是派個主神,用上幾顆七色創生石就能夠做到的,隻能是他親自出馬。可就算是他,想要全部完成起碼也得三十年。到那時,黃花菜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