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想到問題偏偏出在孟覺拚命為之掃清障礙,扶上皇位的親外孫身上。這個有孟家血統的新帝竟是一個有為明君,將原本已經搖搖欲墜的帝國重新給穩了下來,更且想要消減孟家的權勢,這對於孟家和艾瑞.德努克來說實在是一大諷刺。
眼看功敗垂成的艾瑞.德努克自然不甘心多年心血付諸東流,這些年便一直在後麵煽風點火,讓皇家和孟家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存心要給東浚造成一場叛亂。以孟家的權勢,到時所造成的破壞力是極為強大的,東浚雖然在秋俞的勵精圖治下暫時穩住了,但卻依然是國體虛弱,弊端重重,這樣的一場叛亂足以將其才有所好轉的形勢完全摧毀。到時奧斯曼聯邦隻需一出兵,這塊大肥肉就唾手可得。
可是三代以來,皇家和孟家的關係實在是糾纏得太深了,兩方都有顧忌,是而摩擦是不少,卻始終都沒有觸及對方的底線。這樣的情況實在是讓艾瑞.德努克苦笑不已,與皇家聯姻的主意是他出的,想不到當初那個無比美妙的主意現在卻成了阻擋他成功的最大障礙。這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無可奈何之下他隻能另想他法。
而這次的孟欽之事給了他一個機會,掌管孟家情報係統的他在彙報孟欽的死訊的時候,刻意隱瞞了凶手可能是秦人的消息,使得孟家完全沒有任何顧慮的展開了報複行動。那次用艦炮在市區轟擊嬴政等人坐車的人也是受了他的命令,在孟家那麼久,又是第三號的實權人物,他在家族中的勢力自然也不小,不止是明麵上的,就是其餘幾位公子的手下也都有他的人,所以孟離的那頓罵實在挨得很冤枉。
他這一舉可謂極為毒辣,若嬴政真的是個秦人,甚至是有地位的秦人,那麼他的死絕對會激怒秦國,不對東浚興師問罪就已經很好了,就更不要說給與東浚一絲助力。哪怕他不是,那麼孟家這樣無法無天的舉動和秋雅的死也必然會使皇室和孟家徹底決裂,再加上一個雷家的雷冰,這場內亂便絕對無法避免。
而當東浚大帝宣布孟家是逆臣並與之為敵之時,那個殺害秦國子民的罪名就全都落在了孟家的身上,與東浚再沒有多大的關係。也就不懼秦國會因此而發兵東浚,使得東浚最終變成了秦國的又一個飛領,而讓奧斯曼聯邦這麼多年策劃到最後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他的算盤打得是很不錯,可惜卻算計錯了人,以致整個孟家頃刻間灰飛煙滅,他也一樣被用搜魂術得知了孟家所有成員情況的龍冥追到宮中一並所殺。更糟的是在死時爆發出的那道強烈的思國之念和未能完成任務的遺憾被龍冥察知,遂截留了他最後殘留的一點意識封入他的屍體,帶了回來給嬴政親審。
聽完了他的供述後,嬴政的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本來他並無意介入這兩國之爭,是奧斯曼聯邦吞並了東浚也好,是東浚擊退了奧斯曼聯邦也好,全都和他沒關係。反正四個河係的疆域奧斯曼聯邦想要完全占領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足夠他找到此行的目標回去了。至於當初許諾的報酬,若是在他找到人後東浚還在,他自然會遣使如數交付。但若是東浚滅亡了,那他還可以省下這一筆開支。無論是什麼結果,對他都沒有損害。
所以他才微服隱蹤,就是不想攪進這趟渾水裏,讓東浚君臣有麻煩他的機會。他給自己準備了近二十年的搜尋時間,可不想這二十年裏一直有人圍在身邊苦苦求告。可是他不想插手,卻依然被人盯上了,而被盯上的原因居然是因為他那很可能是秦人的身份!幸而這次是他,如果換了一個大秦星領之中的普通子民,那是決計無法在別國的土地上,與該國掌握著龐大勢力的權貴相抗的!
近三百年來大秦未曾再動刀兵,疆域的擴張都是采取先發展屬國,然後再慢慢融合的平和漸進方式。難道才這區區三百年的光陰,便讓諸國忘了大秦的軍威,膽敢藐視他所訂立的鐵律了嗎?
今日膽敢謀算他的子民,明日便可能謀算他的疆土,看來有必要再給諸國敲一次警鍾了。大秦之威絕不可犯!他要的是,哪怕隻是一個大秦的小民,在別國的土地上也能傲視權貴,無一人敢於欺侮!
“奧斯曼聯邦?”嬴政冷笑:“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