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嬴政卻刻意地養成了恒波對於他的一種心理依賴,這麼多年下來,這幾乎已經成了恒波的一種本能,哪怕是他現在已經很少有地方需要嬴政的幫助,但是一旦有什麼實在難以解決的疑難他還是會第一時間想到嬴政。對他來說嬴政就是他最堅實的依靠,而他所有的苦惱與心事也都會來找嬴政傾訴。
可以說恒波是幸運的,因為他不必承受一個帝王必須要承受的孤獨與寂寞,可是這種幸運對於帝王來說恰恰也正是最致命的,尤其當那個他所全心信賴和依靠的引導者是另一個國度的帝王的時候。
可這些年來嬴政所做的一切卻讓恒波完全忽略了嬴政這個身份所代表的意義,人的思維都有盲區,尤其當嬴政的一道諭令就使得狄夷國在三天內滅亡之後,使得恒波對他的信任更是盲目到了極點。
既然大秦有這樣的實力,想要謀取齊雲的話,直接出兵打下來也就是了,難道那時比之狄夷還不如的齊雲還有抵抗的餘地嗎?為了三天就能得到的東西去勞心勞力地浪費上十幾年,就是白癡也不會這樣蠢,何況是這位英明神武的先生。這就是恒波的想法,相信有點邏輯的人也都會和他一樣這麼想的。
所以他絕沒有想過那個他的恩人、他的導師、他的智囊、他的長輩有朝一日會對他不利。事實上,在恒波的心中這個一直指引著他、支持著他的先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代替了父親的角色。可惜,嬴政並不是自願退位的太上皇,他不會無條件地支持一個別國的帝王開拓事業。原本隻是想要教恒波一點東西,讓他穩住齊雲就好了的嬴政,在看到恒波的學習進度和他對自己的信賴程度之後改變了主意。
既有權欲又有野心的恒波實在是學習帝王之術的最佳人選,更有利的是當嬴政遇到他的時候,他還隻是一個不通權謀的少年,這張沒怎麼塗抹過的白紙可以任由嬴政將他畫成自己所要的模樣。這個學生聰穎又好學,而身為帝王的便利使得恒波有著大把的機會可以將學到的理論化為實踐,這實在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好苗子。
當然,嬴政培養恒波並不是想要讓他代替暗夜的位子,而隻是純粹為了以後的元水界考慮。雒羽身為水尊必然要擔負起自己的職責,關於後宮不得幹政的律條雖然嬴政已經想好了變通之法,但是一個精明強幹、能為他分憂的妃子他倒是樂於見到,可一個工於心計、心狠手辣的妃子就不是他所能接受的了!而且妃子常駐他界也不是個事,所以他教給雒羽的隻是一些管理方麵的方法與經驗,至於詳細操作,他準備找一個實際管事的來進行。
關於這個將來元水界的實際總管人選,那個他親自教導出來,又有著多年實際經驗,更且對他信賴之極的恒波自然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所以原本隻打算隨便教上一點的嬴政直到現在還在充當著導師的角色,在這個學生的身上花費了許多心血,不過這些在他看來都是值得的。
當然嬴政也不會忘了另一個學生,現任齊雲持國的明海.箏峮,既然已經花心思教了,怎麼能就這麼白白浪費,自然是要收回足夠的回報!而且那麼大的一個體係,恒波一個也忙不過來,自然是要給他找一個得力的幫手,這個經過這麼多年合作的宰輔自然是最好的人選。
所以說恒波根本不了解嬴政,他的這位先生從來就不是那種助人為樂的人。事實上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嬴政從頭到尾就在算計他,隻是嬴政所算計的不是齊雲一國,而是連人帶國統統都要!
嬴政當然不是傻瓜,會用十幾年的時間來謀取一個幾天都不需要就能得到的國家,齊雲也沒有讓他這樣耗費心力的資格。隻是一來這個國家現在是隱蔽他的行蹤的保護傘,二來因為顧忌到雒羽也不能硬搶,這第三麼……現在這個國家正好可以給恒波與明海練手用。一個這樣芝麻綠豆大的國家是不值得嬴政費那麼大的勁,不過兩個將來能挑起一個龐大的體係而又忠心的人才就很值得了。
站起了身來,嬴政步出書房前往臥室,他的愛妃還在床上等著他的寵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