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章 三清觀(八更,求支持)(1 / 2)

張無雙飛掠而上,卻沒有看到李小露和煙鬼媽媽任何蹤影,去到關天馬的地方,天馬卻還在,他急著拉出天馬,飛掠而上,大聲說道:“快,可能她們被南海區的小黑鬼掠走了!”

天馬騰空而起,在冥鐵穀上空盤旋,卻連一個小黑鬼都沒有看到,張無雙大聲叫喊著:“小露,小露……”,大叫著衝向南海區。

……

人間。

通縣北麵,有一座三清山,山上有座道觀,叫三清觀。三清觀的大門上刻著:“三教圓融、識心見性、獨全其真”三句話,這是全真教的創教祖師王重陽提出來的立教宗旨。全真教的丹陽子馬鈺當年巡遊到三清山,看到風景秀麗,景色清幽,風水極佳,便募集一萬兩白銀建造了這座三清觀,一直流傳至今。

這座三清觀香火一直很盛,當年天音道長在此做住持時,達到了有史以來最盛的香火,每天到三清觀上香的香客從淩晨開始排隊等候開門,一直到晚上十點鍾關門,從不間斷。

天音道長離開三清觀後,香火卻突然漸漸暗淡下去,往日的盛況不複存在,觀裏的道士竟然被迫親自到後山種菜種糧,否則七十多個道士的生活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道觀,照古人由右自左的書寫方式,應為觀道,因而有“道觀觀道”之說。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道作為中國古代一種至高的精神追求,凡人皆以仰望,故借觀;觀道,如同觀察星象一樣,深不可測,隻能揣摩。道觀之地,乃窺測無上天意所在之所,後世亦解為某種處所。即是道士修煉的地方。又稱道教的廟。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認為“道”是“虛無之樂,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成的。

中華區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但這通縣三清山卻不在其列。

此時正是入夜時分,一個頭戴黑帽,身穿黑衣的高大男子正急匆匆來到三清山下,看到冷冷清清的三清山,男子眉頭一皺,當即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山道逐級而上,看到山澗流水至上而下川流不息,男子無心觀看,看到山道上並無人跡,當即飛掠而起,不一會,男子已然來到了三清山的山頂,聽著陣陣山風透過樹林發出沙沙的響聲,風聲、雨聲、流水聲混合起來,仿佛是天籟之音。

黑衣男子忍不住駐足觀看,隻見那三清觀主要殿堂分布在中軸線上,依次為牌樓、山門、靈宮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馬祖殿、四禦殿。戒台與雲集山房等,大大小小共有30多座殿堂,占地約1萬平方米。殿宇宏麗,景色幽雅。男子忍不住感歎一聲:當真是一處修練真丹的好去處。

黑衣男子悄然飛掠進玉皇殿中。殿內全用道教圖案裝飾,如靈芝、仙鶴、八卦、八仙等。典型的道家之風。

黑衣男子徑直打開玉皇殿的後門,繞過一尊馬真人的泥塑像,突然聽到大殿裏傳來一陣對話:“米住持,要麼你把張呈青道長請來,要麼我把張道長請來,總之不能再這樣下去,否則我們全都得餓死,還修真個屁!”一個十分洪亮的聲音說道,聲音嗡嗡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