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寧海濤那名弟子的陳述,寧海濤離職後並沒有消沉,依舊想要為丁茂全一家子的事討回公道。
但接下來的一件事情打破了他的這個計劃。
寧海濤有著一個兒子,當時在上大學,因為一些衝突將一個富家子弟打成了重傷。
那家人不要賠償一定要寧海濤的兒子坐牢。
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若是被關進去幾年,等到出來就什麼都毀了。
寧海濤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找上了門告知他隻要是他願意閉嘴,這件事情就可以擺平。
寧海濤自然明白,這肯定是雲通縣派來的人。
他當時嚴厲的拒絕了,但是看到被關押在派出所的兒子,看到每天以淚洗麵的妻子,他的心動搖了。
經過了幾天的思想鬥爭,他妥協了,答應了下來。
王征聽到這裏,冷笑了一聲,唏噓道:“一直呼喊著正義,要為人討公道,最後自己卻也淪陷了。”
這故事聽起來簡直就是滑稽。
原來很多道理說起來簡單,但是事情到自己頭上就無法做到那麼大義凜然了。
寧海濤的兒子即便是被判刑,那也是他應受到的懲處,但是他不希望兒子的人生留下汙點,所以自私了一次,這和肖長河的所作所為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
他們都為了自己的孩子背棄了責任和準則。
不同的是,寧海濤還算是有些良知,自那之後再也沒有提筆,因為他沒有辦法再像以前那樣侃侃而談了。
直到兩年後,這件事情漸漸平息,他才漸漸從那事情中走出來。
寧海濤的弟子也是在一次師傅醉酒的期間,聽聞他談到此事,說起來的時候帶著自責和內疚。
他的自責和內疚是應該的,因為他背棄了丁茂全對他的信任。
當時的丁茂全應該是在絕望邊緣時遇到了寧海濤,他又讓丁茂全燃起了希望,可是這希望再無音信,讓丁茂全也徹底的陷入到了絕望當中。
“我隻是不理解寧海濤在事情過去那麼久後,為什麼又想到為丁茂全討公道了。”
這是高峰費解的地方,他也問過那個寧海濤的弟子,他也不清楚。
他都快忘記此事了,直到警方來詢問才回想起來。
“因為良心發現吧。”
王征沉沉開口,覺得隻有這個解釋說的通。
丁茂全自焚的事情被紕漏出來,網上流傳了眾多的短片資料,寧海濤也應該能夠看到。
別的人不認識丁茂全,可寧海濤應該一眼就認出來。
這個人,他身上的事情都是寧海濤無法釋懷的事情,不然他不會在醉酒的時候對徒弟提起。
他看到這個視頻,覺得丁茂全的死自己也要負有一定責任。
那一刻,他身上的正義感再次襲來,決定嚐試將此事進行披露。
丁茂全自焚事件熱度持續升溫,他若是披露此事,肯定會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紀委方麵很有可能會介入調查。
他意識到這是自己救贖,為丁茂全一家人討回公道的最好時機,所以便開始對一些雜誌媒體投稿。
高峰聽後也覺得有道理開口道:“可是他忘記了他注意到這事情了,肖長河那邊也很有可能會注意到了,自然會有所防備,而防備的主要對象就是他,因為他是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
王征抿著嘴,深深呼吸了一口,這的確應該是出乎寧海濤的預料,他應該也沒有想到他們會那麼狠,真的選擇殺人滅口。
“按照這麼分析的話,這並不是浴火重生案,而是一起嫁禍謀殺案?”
事情分析到這裏,幾乎已經可以完全將寧海濤的案子抽離出來了,沒有必要在並入到浴火重生案當中。
“暫時來看的確是如此,但是也不能夠完全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