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人體漫遊(2 / 3)

“他我”居然能在身體裏麵進行隨意的內視觀察!!!

……

也不知道“他我”漫遊了多久,遇到一處被破壞的地方,肌肉大山扭曲,毛細血管河道破損……有一些微弱的生物電流在幾處破損的地方不停地輻射著,順著似乎神經的道路向遠方而去。李子想這是受傷的地方吧,讓“他我”追隨者那些電流而去,末梢神經的小道彙總到大道,各處來的生物電流也越彙越多。也不知行了多遠,“他我”跟隨著生物電流們來到一個巨大的通道,不知道什麼原因,通道的前方完全堵塞了。生物電流們撞擊在堵塞之處,如飛蛾撲火一樣消失。

“他我”默默觀察這個過程,感覺生物電流們的消失真是可憐,又有個生物電流要撞擊在堵塞之處,真希望“它”不要撞擊上去啊。就在“他我”念動的瞬間,奇跡發生了,那個本應該撞擊堵塞之處的電流停止了,“他我”下達一個命令——過來,那個生物電流瞬間來到麵前,融入“他我”,“他我”一下知道這個生物電流所有經曆,它來自後腰地一個傷處,那裏有不少淤血。“他我”又嚐試著融入一些其他的生物電流,它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幾乎攜帶的都是統統記憶。對了,剛才有一些生物電流似乎是來自臉頰,帶著被撫摸的記憶。可以融入生物電流,是否可以釋放呢?就在這個念動的瞬間,“他我”輻射出生物電流,數量幾乎無窮無盡。

李子憑著開學前惡補的生物科學知識,明白大腦控製的原理:大腦就是身體的控製中心,人體的CPU。大腦的各個部位分工不同,當一個人抬起手臂的時候大腦就會有一個區域發生微電刺激該區域,就好像一個指令發送了過去,大腦該區域接收到了指令,然後再發送一道指令給身體,身體這時候做出相應的動作。

現在“他我”能收發生物電流,意味著“他我”可以成為備用的CPU。問題是自己不知道具體的控製程序,如果瞎胡亂地發出生物電流指揮,應該沒有效果,不過大腦裏應該儲存有具體的指令程序。那個堵塞之處應該是大腦與神經通道鏈接的地方——神經中樞,背後應該就是大腦。再次縮小“他我”從堵塞之處通過,真的來到一個巨大的白色丘陵半球——大腦。

李子知道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麵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再往裏是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人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約有上萬億的突觸連接,形成了迷宮般的網絡連接。每個神經元包含有數百萬的蛋白質,執行不同的功能。確切地說,是各種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複雜的腦網絡。人們對這些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不過李子有了“他我”的無限微觀內視功能,搞清楚這些隻是時間問題。

“他我”看著這個白色半球,先想象一個簡單的眨眼動作,就見某一塊大腦區域開始活躍,發出一串生物電流,但是這些電流到了堵塞的神經中樞就消散了,並沒有傳遞到眼皮完成眨眼動作。“他我”再次下達眨眼動作的指令,並複刻了對應的這一串生物電流。之後,“他我”離開大腦通過堵塞神經中樞,來到生物電流們最後的聚集地,對著神經通道發出眨眼動作的那串生物電流,生物電流順著神經通道傳遞出去,“他我”感覺到身體確實眨了一下眼睛。

……

自從發現“他我”可以作為身體的備用CPU,李子就不斷嚐試控製著“他我”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情在大腦區域不斷地學習各種動作指令——呼吸,動手指頭,都腳趾,張嘴閉嘴等等;第二件事情在神經通道暢通之處測試各種細微的動作,大動作不敢做,他不知道現在外麵的情況什麼樣子,萬一外人在旁邊,被當做怪物切片研究可是不太好。

也不知經過了多久的時間,成百上千次的嚐試以後,李子已經有把握通過“他我”控製著身體動作。但是因為沒有大腦儲存動作指令集可隨時調用,所以“他我”控製身體都是臨時發出指令效率特別低。這種控製方式是間接的,就像玩遊戲控製遊戲人物一樣,不夠精細自然。因此,李子當然不想機器人一樣的醒過來——那樣依然是個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