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事情始末(2 / 3)

傲爸爸張起也琢磨著他們也快到家了,也很識趣地停止了,實在是,自己也撐不了多久了。

張家。

“二叔,可以說了吧。”

“等你爹回家再說吧。”二叔很是淡定,居然開始泡起了茶,整個過程,完全不受我們傲少爺的幹擾,最後遞給傲少爺一杯茶,“喏,鐵觀音。”

相傳,1720年前後,安溪堯陽鬆岩村(又名鬆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勤於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找到夢中的茶樹。仔細觀看,隻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魏蔭十分高興,將這株茶樹挖回種在家小一口鐵鼎裏,悉心培育。因這茶是觀音托夢得到的,取名“鐵觀音”。

“清湯綠水蘭花香”,這是清香型鐵觀音最佳的詮釋。鐵觀音重在品其韻味。韻味主要是入口及入喉的感覺,味道的甘甜度,入喉的潤滑度,回味的香甜度。好的鐵觀音氣味帶有蘭花香,回味香甜,入口滑細,閉上嘴後用鼻出氣可以感覺到蘭花香。

早在西漢《神農本草經》中,就有“(神農)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記載。

不知為何,茶中,張傲獨愛鐵觀音,或許,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吧。“二叔,就不能現在說嗎?”

結果,張越沒有什麼表示,不為所動,隻是在喝茶……傲少爺也是沒辦法,難道自己去撬開二叔的嘴?別開玩笑了,現在家裏最強的人就是二叔。算了,喝茶。傲少爺心裏,此時無比希望見到自己親爹……

吹完水的傲爸爸終於回家了,回來前,張起有問武館的人稍稍了解一下情況。在自己守著兒子的時候,二弟張越問了話,教訓了那位男青年,就放他走了。雖然那位青年是那個張家的人,而且還這樣傷了自己兒子,但是張起卻不會怪自己二弟把人放走。雖然自己二弟比較沉默寡言,但是心智卻不差,隻是平時忙著修煉,反而很少接觸家族的產業,所以才被人認為是武癡一類的人罷了。至少,從小到大,張越做任何決定都絕不魯莽,有時他做的決定,比張起還明智。

最後,張起和張傲父子兩人,對今天的事情也有了大概得了解。

那位青年男子名叫張保,十六歲,他們家族的規矩就是,成人禮後要出去闖蕩直至築基才能回歸家族。當然,也有著不夠十六歲就築基的家族子弟,那些都是家族的核心培養對象。而這位張保,顯然還沒到築基。

而他曆練的地點,就是在明城附近的城市,不巧的是,他遇到了張俊。那時,張俊剛出外曆練,就在那座城的城外碰到了一個大機遇。至於那是什麼機遇,不知道,畢竟這個張保可沒得到那個機遇,估計,能知道的,現在也隻剩張俊一個人了。可以肯定的是,那張保本來是凝氣七層的修為,結果在那秘境之中,隻是一番際遇,便一躍至凝氣九層。

當時進入那秘境的,可絕不止他們兩個,可想而知,得到最大機遇的張俊,是多麼招人嫉妒。當時,秘境裏的其他人,基本上都組織在一起,要奪張俊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