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經脈好了沒?”
張傲頓了一下,沒作聲。
“就知道會這樣。說了別嚐試修煉,不聽?還有,我的醫書就這麼沒用嗎?”白醫師繼續說道。
啊?醫書?關醫書什麼事?張傲也不蠢,思量片刻,就已經懂得白醫師的意思。對啊!醫書,醫書裏有關於經脈的調理、治療方法啊!張傲已經是懊惱不已了,早點想到這點,自己都已經沒事了吧。
“警告你,經脈沒好,別吃這玩意兒。還有,第二件事……”
不等白醫師說完,張傲已是遠去。白醫師也是無奈地歎了口氣,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張傲,還是太急了。本來想著,要開家醫館,需要很長的沉澱時間,偏偏張傲找了一條捷徑,其實,張傲沒錯,也不能怪白醫師沒說清楚。這樣看,張傲還是有點智慧的,但是怎麼一到這修煉的事上就這麼固執呢?
醫館關門一天,爹和二叔也不在,張傲也隻能悶在房裏看醫書了。
“《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
“夫醫藥為用,性命所係,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互茲偏見,各逞已能,致微屙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今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經論要決,合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賅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鹹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
張傲從眾多書籍中,挑了一本出來,無他,隻因為這本書叫《脈經》,一看,就是一本關於經脈的巨著。然而,都是古文啊,雖然過半的都能看懂,但是全部加在一起就有點懵了,這就麻煩了。幸好,張俊喜歡看一些古書,關於古文的一些注解之類的書,在他房間應該能找到的。一番努力之後,張傲也大概看懂了。
“《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述的脈象是難以辨明的。弦脈、緊脈、浮脈、芤脈,於書中陳述相類,在心中容易明了,但過指下之脈象確難以辨明……
“醫和與扁鵲治病如神,切脈時尚需多加思辨;仲景診斷詳明,也要脈證互參,稍有疑惑,則考核以求實……
“現在收集自岐伯以來,直至華佗,所有的經論、脈要、脈訣,彙合一起,成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類例相從、聞、望、證、脈,無不完備,其中王、阮、傅、戴、吳、葛、呂、張,諸醫學名家,所述之不共識及共識,皆被完完全全的收錄了……”
《脈經》共10卷,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該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取《內經》、《難經》,以及張腫景、華佗等有關論述,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係臨床實際。《脈經》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脈,二十四脈,脈法、傷寒、熱病、雜病、婦兒病證的脈證治療等,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欲學中醫,必讀《脈經》。
然而,這段也隻是序,距離看完整本書,還有著一段難以想象的時間……
翌日。
“少爺,這是老爺留給你的。”看了一夜的書,一大早,張傲就出來透透氣了,結果就遇到阿發和阿財,將手裏的紙條遞給傲少爺後兩人也出門了。
“傲兒,我知你心有所不滿,但也是為了你好。需知,修仙之道,欲速則不達。另外,那醫館,你也不用管了。”
其實,昨天張傲就有感覺,自己要被打回原形了。至於欲速則不達,自己已經輸在起跑線了,難道還要慢慢走?張傲記得自己爹說過,爺爺的金丹碎了,真要慢慢來,何時才有出頭的那一天?
就這樣,從上百靈石到現在一顆靈石都不剩,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可是能怪誰?張傲心裏懂,自己爹並沒有錯,他也是為了自己好。有些時候,懂,是一回事,但怎麼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母親,是怎樣的人呢?母愛,又是什麼感覺?這些,張傲都不可能知道了,這種感覺,很難言語,不知道可以找誰訴說,隻是有些時候,自己一個人,莫名其妙地掉眼淚。哪怕是夢裏,母親出現也是沒有模樣的,老天爺,連在夢裏見母親一麵的機會都不給!試問,張傲能放過那罪魁禍首嗎?不行,這就是張傲給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