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夜空劃過一道光,似流星劃過,那麼鮮明,那麼耀眼,讓這漆黑的夜湧現刹那間的光明,頃刻間又複歸黑暗。流星落處出現一隻猴兒,猶如牛犢初生,惺惺然睜開了眼,刹那間氣衝牛鬥,照亮了整片山穀,也許命中注定他此生不凡。
話說此處銀山潮海、丹崖怪石,彩鳳雙鳴、麒麟獨臥,林中仙禽靈獸、瑤草奇花,青鬆翠柏、修竹流雲,不愧為東勝神州之福地花果山。
一日猴兒午睡正酣,朦朦朧朧間,似乎被帶到了一處山間石屋,此處屋內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一應俱全。
一位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神仙正輕輕撫摸著猴兒的頭,微微笑道:“此去經年,一晃已成大人模樣。”
猴兒略感奇怪,便道:“你乃何方神聖?帶我來此何地?”
那菩薩道:“你久居此仙山,竟不知此地乃本座修行之所,花果山水簾洞。”
猴兒疑惑道:“此處是花果山水簾洞?你是神仙?”
那菩薩道:“此處一石一物都伴隨我多年。如今離去不知何時方能歸來。”
猴兒問道:“菩薩,你要離開這裏。”
那菩薩道:“不錯,你我總算有緣,此處就留給你做修行之用。屋內隨身之物都一一贈予你吧。”
猴兒喜不自禁,手舞足蹈一番連忙跪下謝道:“謝菩薩賞賜。”
那菩薩又道:“此中隨身俗物,恐怕你未必能拿的了。這樣吧,我傳你一招‘玄空氣’中的‘空’字訣,此招能馭空飛行隔空取物,日後你能否拿起這些器物就看你的造化了。切記此法乃創始先師所授,非有緣之人不可輕傳。”
猴兒喜道:“謹記菩薩教誨,請菩薩傳法。”
那菩薩接著道:“此法分玄、妙、悟、魔、空五式。‘玄’者周流萬虛,變幻無窮。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空妙法,妙偶天成。萬悟之始,悟性、悟覺、悟空。所言空者,無常,無恒,無不變易真實法故。魔羅眾生,五相行空。頑空、性空、法空、真空、不空。寥寥空宇中,自在度玄虛。”
菩薩傳完妙法指點周祥,猴兒本性聰敏,不多時已將妙法牢記心間。菩薩見猴兒如此聰慧,麵露喜色,良久隨風而去。
此時正值初夏,花開半夏,綠蔭環繞,清風徐徐,草木青青,正是出遊踏青的好時光。猴兒正在練習菩薩所授的‘空’字訣,馭空飛行如同魚兒般在大氣中自由自在的遨遊,風吹裙擺屁屁涼,真是舒服至極。
猴兒練習‘空’字訣半日已略顯疲憊,想起花果山之巔有一處納涼的好地方,便雙手為枕躺在雲朵裏順風而下向著那片休憩之地飛去,快要落地之時來一個鷂子翻身,再瀟瀟灑灑的墜地。不料翻身落處竟然橫臥著一個人,猴兒來不及多想就勢一翻,“撲通”一聲掉進一旁的水溝裏,濺的那人滿臉泥水,那人一聲大吼,猴兒正要淩空飛起,被吼聲一驚,頓時腦中一片空白。猴兒初學馭空飛行之術,一時記不起修習之法,硬生生的從空中掉落下來,“撲通”一聲又濺的那人滿臉泥水。那人正要開口大罵,猴兒騰空躍起欲飛出泥潭,不料帶起的泥水濺的那人滿嘴,那人被泥水直嗆的張牙舞爪憤怒至極。猴兒一看大事不妙趕緊腳底抹油逃之夭夭,隻聽得耳畔叫罵之聲不絕於耳,經久不息,響徹整片花果山。
經此一役,猴兒躲藏在水簾洞中數日未出。一日午夜夢回,猴兒正在美夢中被來人吵醒。隻見來者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麵朱唇,手持淨瓶,仿佛是夢中的那位菩薩,隻是略顯年輕。轉念一想,但凡神仙都是青春永駐壽與天齊,於是歡呼叫到:“菩薩,你回來看猴兒了。”
來人微微一笑道:“我不是菩薩,隻是它日經女媧娘娘指點,到此處來借一件開山劈石的神器。”
猴兒微微笑道:“神器?神器恐怕沒有,不過當日菩薩將此洞天福地留給我,倒也留下了幾件器物。至於開山劈石嗎我看也未必成。還沒請教菩薩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