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到大明 第十章 孝慈馬皇後(1 / 3)

眾人都看不到老朱的臉色,隻知道他的氣息一會兒重,一會兒輕,接著又變重,最後卻是在極力的壓抑自己的氣息。

旁邊的馬皇後早用手帕捂住嘴,想笑又不能笑出來的樣子,眾人很是好奇。但老朱不說,又沒人敢問。

好不容易,老朱淡定下來,狠狠的看了朱允炆一眼,卻發現他仍是低著頭。這才想起這小子早就說過的,不罵他。想了想,以後有的是機會。

這才慢慢地道:“都吃飯吧。”話音剛落地,朱允炆就飛快的坐到馬皇後的身邊,看得老朱眼角一搐。馬皇後卻是親熱的摸著他的小腦袋,忙著給他夾菜。

一頓飯眾人吃的雖是疑惑,但也算盡興。朱允炆強迫自己不去關注,那個天命教教主的外婆,但仍感覺到她不時的盯著他。

這個晚上,大明帝國的第一家庭及其直係外戚,喜笑顏開,觥籌交錯。

屋外準時放起了煙花,幾個小不點擠到前麵,空中的煙花正好形成“五十五萬壽”這幾個字。旁邊的幾個小不點,吃驚的看著,大聲叫著。朱允炆也罕見的沒有鄙視他們,見到此景他也好懷念前世的雙親,前世那無比精彩的世界。

守在外麵的人紛紛,跪下來,高聲呼喊:“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起彼伏的響聲,充斥著整個應天城。這一晚,是多麼的美好啊。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臨走的時候,朱標很是興奮的向老朱提出,要把我寫的詩給他看看,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兒子第一首詩,他這個做父親的當然要看看。

朱元璋有點躊躇,不給吧,說不過去;給吧,這詩怎麼能傳出去啊。看著朱標那略顯奇怪的臉,也好,讓他看看他兒子寫的詩。

接過畫,朱標連忙打開。粗看畫工差了點,但神韻也還在。嗯,旁邊的書法還是我教的,大半年了,練得還不錯。

再接著一首詩落入他的眼中。這個老頭不是人,大羅金仙下凡塵。生個孫子去做賊,偷來蟠桃獻祖父。這是什麼意思啊,顯然朱標肯定想不到這個老頭說的就是老朱了。很是多讀了幾遍,再回味一下,才醒悟過來。

急出一聲冷汗,難怪這臭小子先前說過,不要罵他。父皇剛才的眼神,肯定是要我不要把這首詩傳出去了,當然不能傳出啊。最後還是把朱允炆叫到他身邊,嘮嘮叨叨的說了一頓,但朱允炆怎麼看他眼中都有一股幸災樂禍的成分。

想必從小到大,沒少受老朱的氣。怎麼說也是自己的父親,隻有受的份。如今自己兒子當著眾人的麵,狠狠的罵了下自己的父親,居然還沒得事。可惜啊,這事是羨慕不得來的。

馬皇後隔天見到朱允炆的時候,仍然是忍俊不禁。倒是老朱來了,見朱允炆行禮也沒多說什麼,反正他就當那詩是誇獎他的。宮裏眾人雖都加以揣測,但終究是沒流傳出去。

喜事總是能讓人神清氣爽,可是卻不能持久。春節剛過,馬皇後就開始精神不振,神色也以極快的速度,萎靡下去。在馬皇後的堅持下,老朱並沒有召集太醫,他也明白,天意如此,人力豈能回天,奈何,奈何。

老夫子這些天,簡直一個人當幾個人使用,忙裏忙外的,但他也難得的不饒舌,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可不管他再怎麼變,終究還是無能為力。

終究這一天,在老夫子的通知下。老朱召集了在宮中的皇室子弟,前來坤寧宮,送馬皇後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