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到大明 第十五章 忽悠朱元璋(1 / 2)

朱允炆的一翻話,帶給了朱標太大的刺激。他記得在外麵好久,端杯茶進來後,發現朱標還是坐在那裏怔怔的。他也沒得辦法,隻好等著,到夜深人靜時,朱標才回過神來,什麼也沒說,步履蹣跚的走出去。

好在東和宮離這裏並不遠,小工子和小會子護送著他回去後。兩人來到朱允炆身邊,小會子低聲道:“殿下,太子剛進來就有一個太監在外麵鬼鬼祟祟,知道太子出來,還在那裏偷窺。現在已被我們製住。”

朱允炆笑著道:“是嗎,讓他們秘密消失吧,不要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兩人心裏一震,那很有可能是皇帝的人啊。長孫殿下就這樣,雲淡風輕的吩咐處決。眼見長孫殿下還是那樣的笑意,卻沒得任何改變,連忙下去辦了。

不知道是朱允炆的那翻話起了作用,還是朱標想得透徹。反正從那天後朱標就特別的關照他,每天都會準時的檢查他的功課,有時還親自上陣,給他講史。甚至一些武將的相處之道,與馮勝,傅友德,藍玉等。

而劉璟和黃子澄就更不必說了,朱標甚至吩咐下來,不再讓朱允熥和朱寧陪朱允炆進學,而是單獨給他開小灶。

劉璟和黃子澄的輪翻轟炸,劉璟還好說,他們兩人的興趣,做事方法大致相同。黃子澄就特別煩了,總是以儒家來教導他。生怕朱允炆將來一繼位,就會大開殺戒,成為殘暴之君,說不定還會廢除儒家,那他就成千古罪人了。

朱允炆也沒有拒絕,知道這是朱標在培養他了,看來是選定他作為他的繼承人了。於是這段日子成為他進學以來,最幸苦的了。

呂妃也知道情況,對於她來說兒子能從皇長孫過渡到皇太孫,她是最高興的,也不讓小不點朱允熞來煩朱允炆。朱寧就更不高興了,抱著小悅兒來過好幾次。後來朱標嚴斥了朱寧,朱寧才不敢來了。

就這樣,洪武二十三年的下半年,朱允炆就上學,長樂宮哄朱允熞,又去哄朱寧和小悅兒。還好呀元妃沒出新花樣,聽說常氏兄弟的老大常茂已被老朱發配到邊疆,具體是哪兒也不記得了,老二也被囚禁家中。哎,這麼快就為我鋪路了,朱允炆心裏無限喜悅的感歎。

時間就這樣晃悠到洪武二十四年了。剛開春,朱標就遇到一件事了。這天老朱把朱標招進乾清宮,反正兩人秘密地談論了好長一段時間。出來後,朱標就派人把朱允炆招去。

來到東和宮,見劉璟和黃子澄皆在。行完禮後,剛坐下朱標就迫不及待的道:“你皇爺爺今天找我去,是談遷都的事了。”

遷都,朱允炆知道老朱自定金陵為都後,就一直後悔不已。最近又有禦史提出,要遷都。老朱也頗有意向,但他知道在老朱這一世不會動,不過這可是個好機會啊。

隨即連忙問道:“父王,不知皇爺爺想遷到那裏?”

朱標笑著道:“父皇讓我勘察一下關中,想必是想遷到西安吧。”

西安,雖然要掌握在手中,但更要掌握的是北平啊。朱允炆向劉璟和黃子澄兩人示意,兩人都明白,平常他們三個可沒少討論這些問題。雖然別的有所差異,但燕王乃日後第一大敵,這個可是統一的。

劉璟上前道:“太子,其實北平乃故元大都,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才是最適合為都。”黃子澄也點點頭。

見兩人都這副模樣,朱標自然知道手下心腹在想寫什麼。笑著道:“當著允炆的麵,你們想什麼就說什麼。”

劉璟連忙道:“北平乃燕王藩地,燕王在此經營了十年,也多次領兵出塞。在諸皇子中,他是對太子威脅最大的一個。”

朱標無奈,自從他把朱允炆的許多話,都告訴兩大智謀後,劉璟是全盤讚同。黃子澄雖有些不太讚同,但削藩卻是比任何人都積極。

朱允炆接著道:“如果去北平考察,一來我們可以暗中告訴燕王,北平會作為新都,他將會被封到內地一小城,使其有所動作來反對,這樣我們可乘機抓住燕王的把柄。”

劉璟聽著點點頭,黃子澄也很是興奮,朱標滿臉無奈。劉璟道:“我想燕王可能不會有所動作,他身邊也有高人謀士。”

朱允炆沒理會那高人謀士,笑著道:“那也有辦法,我們在北平全部勘測好,回京後,爭取皇上能立馬宣布考慮北平為候都,派官員前往整修宮殿。我們就可以在裏麵安插人手,徹底清除燕王的勢力。”

黃子澄立馬道:“不錯,隻要能令皇上下定決心遷都到北平,燕王再用十年也難以建立起現在的勢力。”

朱標見自己的兒子和一眾謀士,都在討論如何陷害燕王。笑著道:“現在根本的問題是,父皇並不想定都北平。”

朱允炆笑著道:“父王不必擔心,兒臣自有辦法說服皇爺爺允許,父王前往北平考察。”

三人都驚詫的看著這廝,他卻笑著朝他們點頭。

隔天,在朱標的帶領下,朱允炆前去朝見朱元璋。朱元璋在禦書房裏,接見了他們兩個。朱允炆躬身道:“見過皇爺爺,祝皇爺爺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