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王也算承繼了他師傅的預測本領,果然有一張上好的烏鴉嘴。乾清宮內,朱元璋坐在寶座上,滿臉的為難。皇太孫回來奏報了,廠衛的行事,他自然是無比的憤怒,這楞嚴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皇太孫的一翻懲治,挽回了民心,自然可嘉。
沒想到後宮的陳貴妃聽說了,又跑來為楞嚴求情。自己也知道楞嚴對進宮前的陳貴妃有恩,陳貴妃又是個念舊的人。看著坐下哀怨纖纖的陳貴妃,又想起皇太孫極力反對立即赦免楞嚴,說是要讓他跪思跪思。
允炆還從來沒有對哪件事如此之堅決,自己真的不好反駁。於是無奈的站起身,走到陳貴妃身邊,溫柔的道:“愛妃啊,朕知道楞嚴對你有恩,可是他這次實在過於混賬,就當讓他受個教訓,放心朕不會把他怎麼樣的。”
陳貴妃自然知道這是皇太孫在反對,無奈之下也不敢再堅持,連忙謝恩道:“臣妾謝過陛下的關心了。”朱元璋又自是好一翻安慰。
東宮,錦衣衛指揮使蔣獻匆匆忙忙的走進來,對著朱允炆道:“殿下,臣已經將人馬撒出去,嚴密監視著那條街的一舉一動。”
朱允炆笑著道:“你要記住一點,倭人和女真人隻是暫時到來,防一防也就是了,更主要的是那些藩王的探子,你要永遠防範。”
蔣獻連忙道:“臣領命,定當牢記在心。”
朱允炆笑著點點頭,道:“那就好。”
接著似想起來的道:“前段時間,八大派說是看到京師有倭人出沒,而且武功不俗,你可查清了?”
蔣獻道:“臣已查清,對方名叫水月大宮,帶著四個徒弟,風,火,林,侍,住在郊外的一所莊園裏。應該是去年到的,但並無任何異動。”
朱允炆問道:“知道是誰引進來的嗎?”
蔣獻道:“據情況看,加上臣的推測,應該是大將軍藍玉所引來的。去年錦衣衛發現藍玉手下有心腹,偷渡出海,似是前往倭國。”
藍玉,哎,又是這個將要死的人。看來已經勾搭上倭國了,那麼自己也該除掉連寬了。好像記得藍玉的第二號謀士方發,就是朱元璋的人。殺掉連寬,那麼方發必然補上連寬的位置,朱元璋就能得知藍玉逃亡的整套計劃。
這時,蔣獻接著道:“殿下,據奏,倭國使者已到鬆江,而女真使者則到了徐州府。明天應該都能到京,這似乎有點湊巧吧?”
朱允炆笑著道:“你說有些人就是這麼的笨,連勾結都不曉得掩飾一下。你說他們是故意讓大明知道兩方麵聯合了,還是真的這麼蠢啊?”
蔣獻連忙道:“依臣看,他們應該沒得這膽量,挑戰大明的威嚴吧?”
朱允炆笑著道:“明天就知道了。”
洪武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是一個難得的好日子,因為兩個國家同時派使臣前來大明,以示慰問。女真族雖未立國,但與立國也差不了多少。倭國就不說了,立國很久,但在這一代幕府並未與大明建立宗藩關係,所以也不是來朝貢的。
朱元璋自然知道它們是來幹什麼的,本人也沒得興趣應付它們,於是就讓朱允炆上,也正好鍛煉一下大明的儲君。
諸位朝臣自然也知道今天與眾不同,一個個衣冠楚楚精神抖數。洪武大帝滾龍黃袍,頭戴金黃翼善冠;皇太孫朱允炆悠閑的站在九重天的旁邊,底下一眾文武百官分立兩側。
這時,聶慶童以特有的聲音,高喊道:“陛下有旨,宣日本使臣和女真使臣進殿。”聲音從宮內,一重一重的傳出去。很快日本使團正使山口一條帶著幾個日本人;後麵的女真公主孟青青帶著幾個女真族的人,走上殿來。
上麵的朱允炆一見到這兩個極為熟悉的服裝,眼中閃過強烈的凶光,頓時周圍的人都感覺到一陣陣殺機外泄。前麵的幾個大臣紛紛驚懼的看向上麵,朱元璋也很是驚奇,孫兒這是怎麼了?
感覺到周圍的詫異,朱允炆連忙運功平息怒火,恢複那平坦悠閑的神情。日本使團和女真使團已經上殿,兩方好像商量好似的,都沒有下跪,隻是躬身行禮。
站起身後,日本使臣山口一條,上前用漢語道:“外邦使臣山口一條奉大將軍足利義持之命,前來大明朝賀,祝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廝下去了,女真公主孟青青上前,卻是讓文武百官眼前一亮,好個白嫩美女。玉步搖搖著玉步緩緩上前,把一些支持不住的大明官員眼睛都看直了,真是丟大明的臉啊。朱允炆暗中記住這些人,回頭就發配邊疆。
孟青青輕吐軟語道:“女真使臣孟青青率女真族人,前來朝賀大明,祝大明的皇帝及皇太孫,身體安康;祝大明千秋萬代!”
哎,你看還是這妞會說話,不像那個矮矬子。朱允炆笑著走上前,道:“皇上最近幾日嗓子不太舒服,今天由孤,大明的皇太孫做主。兩位外邦使臣免禮。”
兩方站立後,日本和女真紛紛送上禮品,都是些本國的特產。寒暄完後,見上麵的朱允炆站在那裏一言不發。還是女人比較主動。孟青青率先道:“女真和高麗接壤,早就聽聞大明的皇帝宣布高麗不在征伐之列,卻不知何故大明突然就討伐高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