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才笑著道:“好小子,都明白啊。那你要知道新式火炮完全掌握在皇太孫手中,海軍又是他一手建立,自然全部是他的心腹。此次一萬海軍前來攻城,雖然他們勇於善戰,但畢竟擅長於海戰,攻城到不是很熟悉。”
看了看南中,道:“所以你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加緊速度趕往仁川,一定要保證那一萬海軍不能有任何的損失,明白嗎?”
南中連忙道:“末將明白,一定及時趕到。”終於在海軍炮火轟得差不多的時候,南中率五萬軍隊趕到,而高麗軍卻是一味的據守城中。他們並不知道對麵放炮的是海軍,不僅不善於攻城,連對陣廝殺也很弱,但他們確實沒得這個機會去了解了。
五萬大軍休息之後,隨即發動攻擊,當晚就破城了。城守鄭返當場戰死,城內反抗的無論軍民,全部被殺。占據仁川後,留下兩萬軍隊加上一萬的海軍協助守城。其餘的三萬大軍,迅速南下,繞過仁川,進擊漢城南部重鎮城南府。
當李成桂還在為仁川失陷的消息,而惴惴不安時,大明軍隊已經完成了對漢城的四麵合圍。再得知消息的李成桂反而安靜下來,既然早知道有這麼個結局,雖然不甘心,可是又能如何呢?該怎麼來,就怎麼來吧。
被炮火轟得還剩下近八萬的倭軍,也得知了,自己不僅與家失去了聯係;還被明軍團團圍在了漢城。頓時都驚慌失措,失措之下,違反軍紀如搶錢,搶人則是不可避免的了。要不是高橋信的極力支撐,估計早就兵變了。
接著猛烈的炮火整整肆虐漢城近半個月,城內已經很難看到完整的建築了,當然處在中心的一塊,則因為不在射程之內得以幸免,可是也擠滿了未死的百姓。而皇宮也處在裏麵,沒有往日的高貴,往日的繁華,有的隻是沒落。
六月中旬,等不及的明軍隨即加大炮火攻擊,士兵輪流休息,不分晝夜。終於在一個連朝鮮士兵都忍受不了的夜晚,明軍開始攻城了。戰況很是激烈,天明時分,漢城陷落。
皇宮中的李成桂,聽著屋外布滿的殺聲,看著旁邊的侍衛進進出出,腦中不由的想起年輕的自己。多麼辛苦的練武,多麼艱難的升職,多麼殘酷的殺戮中,到了今天的地位。看著身上的黃袍,按照中原的話來說,自己也算是黃袍加身了,也算是做過皇帝了。
奈何,自己的國家勢單力微,不能提供給自己最廣闊的舞台。走到自己的寢宮,對著銅鏡,好好的整理一翻衣裝。拿出那把當初權相崔瑩送給自己的寶劍,據說是上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也是自己最喜歡的。
死之前能有自己最喜歡寶劍相陪,那也是很不錯的了。聽著殺聲離皇宮越來越近,李成桂閉上眼睛。他不想落在明軍的手裏,一個皇帝就算死,也得死得有尊嚴,有個皇帝的樣子,還是自己來的好。
劍光一閃,一抹鮮血奔湧而出。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晚。朝鮮開國之君李成桂自盡而亡,朝鮮亡。
早已秉承密旨的馮勝,得知李成桂自殺後,隨即派兵封鎖皇宮。對外宣布讓李成桂及其一家,在戰火中喪生。至此高麗與朝鮮再無皇室人員,另外一眾死扛追隨李成桂到底的大臣,也紛紛被殺。
讓馮勝感到驚訝的是,皇宮中的財寶多得難以想象。也是李成桂極為後,自是把曆代帝王所收集的金銀珠寶,全部搬到自己的宮中府庫,嚴密收藏。到最後,卻是全部便宜大明了。想必遠在京師的皇太孫得知後,會很高興的吧。
更令人驚奇的是,在日本大將高橋信的帶領下,八萬倭軍經死戰,還能剩下三萬包括傷殘。這三萬病殘,在高橋信的帶領下,竟創造了奇跡,殺出了重圍。
隨後一路猛向南方逃竄,沿路充分發揮倭人的本性,燒殺淫掠,真正是無惡不作。可也激起了沿路高麗百姓的強烈反抗,他們紛紛組織義軍,對倭人進行打擊。使得高麗南部到處充斥著武裝的百姓,到處充滿了戰火,百姓流離失散,苦不堪言。
大明京師的洪武大帝,得知高麗首都已下,頓時龍顏大悅,朝中文武百官更是喜不自禁。而大軍的主帥馮勝,也沒有閑下來。一方麵維持新占領區域的軍紀,另一方麵安排好新來的大明官員,設府治理。
更重要的是在漢城休整軍隊,隨時準備南下,一統高麗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