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道:“前些天,為支援征討高麗大軍的戰鬥,海軍已占領了屬於倭國的對馬島,並且轟炸了倭國西海岸所有的港口,使其損失慘重。可能眾位還不知道,倭國國土狹窄,土地貧瘠。國內百姓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嚴重依靠外來。”
接著頓了頓,見眾臣都聽得蠻有興趣,接著道:“於今西海岸已被炸廢,高麗又處於戰爭,所以西海岸已難以承擔運輸任務。此時如果有一支海軍出現在倭國的東海岸,轟炸它們的港口,並揚言直擊它們的首都京都,你們說倭國會怎麼辦呢?”
禮部尚書門克新道:“我們可以要求倭國遣使來大明,稱臣納貢。”其它的幾位重臣也都點點頭,老朱更是有所意動。大明建立後,高麗已遣使稱臣納貢;倭國的室町幕府卻是一直未向高麗看齊。
朱允炆連忙出列道:“稱臣嗎,當然是要的;但是如果僅僅納貢的話,依孤看來不僅不是在懲罰倭國,反而是在獎賞它們。”
門克新連忙問道:“敢問太孫殿下,何解?”
朱允炆道:“倭國拿著一些不值錢的特產送過來,大明卻要賞賜十倍或百倍的東西,這難道不是在獎賞它們嗎?”
門克新反問道:“難道不應該嗎?”朱元璋也似有這樣的疑惑,其它的幾個大臣,哪怕是反倭最嚴厲的徐輝祖,也是一臉的疑惑。朱允炆暗自歎氣,這就是中國古代所謂的納貢。屬國送的都是一些不值錢的特產,而天朝為了顯示富有大方,卻是十倍百倍奉還。
可是現在一時之間讓他們改變,可能性很小,反而會引起老朱的不快,還是等自己做了皇帝再改過來吧。
於是笑著道:“可是倭國不同啊,它屢次挑釁大明,侮辱大明在先,這樣豈不是便宜它了。依孤看來,稱臣當然是必要的,但也得懲罰一下它,讓它知道厲害,有所收斂。”
朱元璋笑著道:“依孫兒之間,該如何懲罰倭國?”
朱允炆笑著道:“割地,賠款。”
朱元璋疑惑的道:“割地,賠款。割哪裏的地,又怎麼賠款呢?眾臣更是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這樣的語言組合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自然也想聽聽皇太孫的解釋。
朱允炆笑著道:“割地嗎,當然是割對馬及其附近一切島嶼給大明。這樣一來大明就能徹底控製,高麗和倭國之間的海峽。大明可在此駐紮海軍,與濟州島連為一體,將來無論是征討倭國還是高麗國內有變,海軍都能及時的支援。”
朱元璋笑著道:“對馬島已在大明手中,吃進去的東西,自不會再吐出來。孫兒你就沒有想到倭國別的地方嗎?”
朱允炆笑著道:“倭國其它的島嶼,基本都聯係在一起,大明割來不隻孤懸海外,難以治理,更引起倭國的強烈反彈,時刻注意。到不如隻要這與高麗接近,又戰略極佳的重地。”
徐輝祖支援道:“陛下,皇太孫言之有理。如今高麗指日可下,但我們消化整個高麗半島卻是需要很長時間。大明不妨一邊消化,一邊準備擇機征伐倭國。”
朱元璋笑了笑,道:“倒是這麼個道理,那賠款呢?”
朱允炆笑著道:“之所以賠款,一來,大明需要錢財來為這次戰爭做最好的善後;二來倭國大量的賠款,更能加劇其國內的困難,對大明來說,絕對是一個好事。”
這樣一說,眾臣頓時都點點頭,卻是不錯。尤其是戶部尚書正在為錢財煩憂,於是立即問道:“太孫殿下,倭國貧瘠之地,能賠出多少錢來呢,可否多要一些?”
你看著人呢,真是貪得無厭啊,不過對象是倭國這樣的該死之國,那就不一樣了。朱允炆笑著道:“當然,據說倭國頗為盛產白眼。大明的海軍去的時候,船上裝滿了炮彈,回來的時候,必定裝滿了白銀黃金。”
幾個重臣頓時笑了笑,門克新卻是道:“太孫殿下,這樣做會不會有違天朝對待屬國的禮儀啊?”
朱允炆頓時臉色一變,不過還沒等他發話,戶部尚書鄭凱連忙道:“門大人這麼說的話,我倒要請教請教你了,倭國自大明立國以來,不斷派遣倭寇擾我海疆,殺我子民;最近更是如此羞辱我大明。大明還能把它當成一般虔誠服從的屬國嗎?”
門克新一愣,卻是說不出話來。朱元璋接著道:“不錯,此時倭國並未稱臣,並且對大明抱有強烈的敵意,就是敵國,當然需要懲罰。朕決定,在倭國繳納足夠的錢財後,大明才允許其稱臣納貢,不然的話,海軍就徹底轟平倭國沿海地區。”
朱允炆立刻笑著道:“皇爺爺聖明。”眾臣也立刻起身,隨著皇太孫,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