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儲君之位 第一百八十二章 給慈航定規(1 / 2)

聽到言靜庵說出不敢插手大明內部事物,朱允炆並沒有就此放過言靜庵,而是裝作不經意的道:“聽說慈航靜齋有個優良的傳統,每到天下大亂之時,就會派出門中最為優秀的弟子,下山助那所謂的真命天子一統天下,借此向天下人表示慈航靜齋看好哪一個,對不對?”

言靜庵道:“確實,這是慈航靜齋古老相傳,留下來的規矩。”

朱允炆道:“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再說了規矩不都是人定的。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江湖門派,都應該適時的根據現實世界的情況,來更改或完善自己的政策,以期獲得最好的發展。”

這翻從實際出發的哲學語言,讓慈航靜齋這個以遵守古老為榮的齋主言靜庵,是聽得莫名其妙,不知皇太孫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看言靜庵的表情,朱允炆就知道自己是過於文雅了,於是笑著道:“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也許幾年後大明就會進行君主更替,那時候孤不希望聽到或看到有慈航靜齋的傳人走在世上。”

聽到朱允炆說出幾年後,大明就會出現君主更替時,言靜庵頓時身軀一震。甚為慈航靜齋的掌門人,她自是時刻關注著這消息,自然知道當今皇帝朱元璋沒得幾年好活了,所以也曾考慮過這方麵的事,看到時候是否派個人出去。

如今這兩天和皇太孫的一翻交談,讓她對皇太孫不止是刮目相看,還有更多的是驚懼。也正好齋內有皇太孫的心上人小冰雲,也是自己最心愛的弟子。於是道:“慈航靜齋到時候也可以派遣弟子到殿下身邊,相助殿下。”

朱允炆冷冷的道:“不必了,既是一心進軍天道的江湖門派,就該安於深山老林之中,何必裝模做樣,要插手天下大事。”

言靜庵連忙道:“殿下誤會了,殿下乃天命所歸的帝王,慈航靜齋不過是派人錦上添花,讓世人更加信服殿下而已。”

朱允炆笑著道:“言齋主隻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言靜庵立刻道:“願聽殿下教誨!”

朱允炆道:“孤的那群藩王叔叔,早就都心懷不軌。慈航靜齋的人出現在孤的身邊,它們隻會覺得孤是心裏有鬼。要不然你天命所歸,皇朝正統,何必靠江湖勢力來證明自己,或許會成為它們起兵的一個借口。而孤是絕對不會讓大明出現內亂的,不會讓大明百姓再遭受戰火。”

後世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得勝,確實為大明換來了一位文武雙治,功勳赫赫的永樂大帝。可是靖難之役打了四年,使大明的北方幾陷於癱瘓,死了多少人。用這樣的代價換一位皇帝,不管是否值得。如今既然自己來了,就肯定不會讓這件事再發生。

言靜庵終於動容道:“殿下時時以天下蒼生為念,乃天下之福。”原來老尼姑始終最在意的是這個啊,可是你不知道,小爺考慮的是。大明現在的人口還算少,將來必定擴張,而擴張之後就必須移民,小爺這是在盡一切可能保存人口啊。

朱允炆接著道:“當然也不是不能出來,但慈航靜齋畢竟威望過高,如果有人行走江湖,必須告知所有武林中人,此次出山的目的是什麼。”

言靜庵立刻問道:“願聽殿下教誨!”

朱允炆笑著道:“比如說,如果三年後龐斑重出江湖了,慈航靜齋就得起個表率作用,率先派出最為傑出的門人,明示武林,隻為對付龐斑而出。”

接著看向言靜庵道:“這方麵,言齋主不是已經做好準備了嗎?”見朱允炆一副天下事我皆知曉的樣子,言靜庵又是大為震驚,不得不低下頭來,考慮朱允炆所說的話。旁邊的一群少女,見到自己的師傅這幅摸樣,歲覺得好笑,但哪兒敢笑出聲來。

朱允炆則是趁熱打鐵,看向這群少女道:“你們都過來。”小冰雲和小晴立刻帶頭,齊刷刷的朝向這邊,都一個個盯著朱允炆。

朱允炆問道:“你們希望一生都待在這裏嗎?”少女們頓時目含希冀之光,卻又看向言靜庵,似有所顧忌。

言靜庵笑著道:“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要緊的。”

得到朱允炆誇獎的小晴,自是率先發言道:“不想的。”其它少女見有人開頭,自是一個個小雞啄米。隻有小冰雲不言語,她肯定得留下來,但也不會是一生。

朱允炆笑著道:“那就好,你們記住,孤把你們送到這裏來,本就沒想過讓你們一生孤老。等你們學藝完畢,也許就是三四年後吧,孤會派人來接你們出山,做你們喜歡做的事。”

少女們頓時麵含笑容,小晴大著膽子道:“殿下,我們想做什麼都可以的嗎?”

朱允炆道:“當然,你想做什麼呢?”

小晴想了想,道:“我想做捕快。”

朱允炆笑了笑,原來學武就是為了這個啊。看小晴一副天真可愛的摸樣,長得又好看,如果再穿上捕快的服裝。估計就算那地方沒得罪案,或者罪案較少,也會一時之間大增。

搖了搖頭,道:“沒問題,你們可能不知道吧。和你們一起來的那群少女,很多在學醫。她們又得從事護士工作,就是隨軍照顧傷員;有的在京裏或各處的醫館工作。現在的大明,女子也可以參加一些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