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3班的五十個人全部成為超能力者,並卷入殘酷競爭之後,聶思雨(女26號)就決定當一個“逃避派”。除了性格原因之外,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雖然不弱,但絕對不可能是最強能力之一。
當初選擇“植物”這個能力,純粹是出於個人喜好。聶思雨從小就喜歡各種花花草草。用這個來殺人?她完全沒想過。
這場競爭的一年期限,已經過去大半了,還有五個月。聶思雨想象不到五個月後,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全滅?怎樣個全滅法?她發現自己對這件事的好奇竟然勝過了恐懼。倒不是因為她不怕死,而是她覺得,既然這是全世界人類的共同命運,她又何必賭上性命去抗爭呢?大不了一起死,這麼多人一起,不虧。
由於抱有這種消極想法,聶思雨在獲得超能力之後,沒有跟13班的任何人接觸。她在市郊租了一套不起眼的小公寓,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她以為自己隱蔽得很好,卻沒有想到,還是有人找到了她。起碼找到了她的手機號碼。
聶思雨接起電話的時候,立刻就聽出了這是紀海超(男8號)的聲音。
“聶思雨?終於找到你了,我是紀海超。”
“終於找到”是什麼意思?聶思雨時刻保持著警覺,她左右四顧,仿佛這個人現在就在她家門口。片刻後,她問道:“你怎麼知道我的手機號?”獲得超能力的第二天,她就換了新的SIM卡。
“問到的。”
“怎麼問到的?”這個號碼連她的父母都不知道。
對方沉默了一下:“我們現在都是超能力者了,獲悉某個人的電話號碼這種事,應該不是特別困難吧。”
聶思雨深吸了一口氣。“超能力者”這四個字對她來說,幾乎就是“敵人”和“殺手”的同義詞。她盡量沉著地問道:“你找我幹什麼?”
對方似乎感覺到了她的疑慮和防備,歎了口氣道:“沒什麼特別的事,隻是好久沒跟你聯係了,想問問你的近況。我們是朋友,對嗎?”
朋友?聶思雨想起以前在明德補習的時候,自己跟紀海超確實關係不錯,甚至有同學認為他們倆是情侶。不過,朋友這個詞半年前就從她的詞典裏刪除了。她知道13班的好些人已經死了。她現在不相信任何人。
見她沒有說話,紀海超問道:“你還好吧?老實話,聽到你的聲音我已經安心許多了。”
“嗯……還好。你呢?”她出於禮貌問道。
“感謝上天,我還沒被幹掉。”雖然聽起來像句玩笑,口吻也很輕鬆。聶思雨還是打了個冷噤。
紀海超繼續道:“咱們別隔著電話聊天了,出來見個麵,喝個咖啡怎麼樣?思雨,我真的挺想你的,也想跟你好好聊聊。”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她回答道:“不,我不想出來。”幾乎想掛電話了。
但對方說出了令她震驚的話:“思雨,老實說,我知道你住在哪裏。我十分鍾之內就能出現在你麵前。但我不想這樣做,我怕會嚇著你。我知道你現在對班上的每一個人都存有戒心,包括我。但我希望你知道,我沒有惡意。如果我有的話,我也不會跟你說這麼多。暗中下手豈不更容易?你說呢?”
聶思雨思考了一下,認為他說的有道理。而且他的語氣確實很誠懇。她妥協了:“好吧,我們在哪兒見麵?”
“白星路29號,Verona咖啡,可以嗎?你打車或者坐地鐵2號線都不遠。”他用這種方式巧妙地暗示自己確實知道聶思雨的住所所在。
“好吧,一會兒見。”
掛了電話,聶思雨沉思了一下。她撥通了13班另一個人的電話號碼。這個人是她在13班補習的時候關係最好的一個女生,相對而言,是她最相信的一個人——宋琪(女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