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遇到財神爺(1 / 2)

宮城在旁邊趕緊補了一句,“崔總都說道這個份兒上了,兄弟還猶豫什麼呢。”

李想顧慮不在於信不信崔天凱,大不了自己賠了這錢,從此退出演藝界,這個背水一戰的決心還是有的。

關鍵是,他覺得崔天凱不會僅僅是看上了他這麼一部片子,剛開始他開口閉口的都是器重自己之類的話,他這麼一個無名小卒,崔天凱真要拉自己入夥兒嗎。

總之,缺錢是當務之急,幹脆答應得了,先把錢拿到手裏,畢竟他目前最急迫的也是最高的目標,就是把這個片子先啟動了,除此之外,再沒什麼想法了。

於是他故作爽快的答應了,這回錢的問題也解決了。

李想把借到錢的事情告訴了孫蕾,孫蕾也對李想的決定感到十分的意外,但是他相信李想做的肯定是對的。

李想打電話給馮晨,希望他能夠擔任這次片子的總導演,有了上次的愉快合作,馮晨也答應了他的邀請,但是馮晨對李想的劇本還有點不放心。

“一部好劇本,可以使一部片子成功70%,你這個題材拍的人不少,如何打動觀眾,確實要費一番功夫,雖然現在黃老師給你改,但是你也要和他隨時溝通。”

李想對馮晨的考慮十分讚同,為此他專程來到了黃老師家裏,又和黃老師劇本從頭到尾的說了,直到深夜才從黃老師家離開。

整個劇本是以李想為原型的,重在展現一個農村土生土長的年輕人,立誌北漂當演員,最終自己拍攝影片獲得成功的故事。

在劇本的框架上,李想和黃老師產生了不同意見,黃老師認為應該重點寫自己的苦悶和彷徨,以此來襯托自己剛強不息頑強奮鬥的性格。

但是李想認為這樣和自己當時的心境有點偏差,自己雖然也有過彷徨苦悶,但是這不是主要的,最苦悶的以此就是可李健生、柯少辰的矛盾,但是很快就轉變過來了,韓老師的方式顯然很勵誌,但是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還是有一點稍稍的不同。

最終,他們決定采納李想的想法,因為這才是主人翁真實的想法。

李想給主人公起了一個名字叫李天意,意思自己走上了這一套路都是天意所為,如果當初沒有八月十五的幾個大嘴巴,自己可能酒醒之後被迫去幹其他事情去了,哪裏還有現在的自己。

但是也不是天意,雖然自己的演藝道路一點都不平坦,可是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想過逃避,最多就是低落低沉一陣子,沒有這個不放棄的精神,哪有現在的自己。

過了幾天,劇本全部寫好了,李想的草台班子也基本搭建成功,請不起明星大腕,李想自己擔任男主角李天意,由張本順演萬子春,一個和李天意是死對頭的狠角色,由歐陽博涵演陳邦,是李天意的好兄弟。還缺一個女主角,想來想去,覺得孫蕾合適。

但是李想白,這些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時隻能擠時間過來,張本順和歐陽博涵還好說,畢竟一個工作自由,另一個是新人,任務也不會特別多。

而孫蕾則完全不行,工作時間特別緊張,不然就隻有辭職了,但是李想堅決不同意孫蕾辭職。

而女主角這個角色還不能省略,最後沒辦法,還是宮城導演推薦了一名女演員,名字叫孟芮。

也是一個剛剛畢業的進入演藝圈的優秀畢業生,她柔嫩的外表下,有著超出同齡人的冷靜和執著,這是李想見到這個孟芮的第一印象。

其他的比如攝影師、燈光、場務都是請黃石、顧波從大學介紹過來的相關專業的學生。

這個看似業餘的的草台班子,在李想看來就夠用了,他很清楚,他這部片子的核心看點不是宏大場麵,不是完美的鏡頭,不是高顏值的演員,這些都不是。

他要做的就是一部低成本的勵誌劇,必須以真實的劇情,感人的故事征服觀眾,而這一點,李想認為他已經具備了。

況且,他已經有了一次草台班子拍攝《山鄉上學記》,並且獲得成功的經驗,這讓他信心滿滿。

拍攝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幾個兼職,這給拍攝帶來了很多麻煩,無疑增加了剪輯量。

張本順和歐陽博涵一有空就聯係李想過來拍戲,李想就得提前把所有人的演戲時間進行合理統一的安排,確保每個人來了不用等,來了就能多拍幾個鏡頭。

最麻煩的要算是攝影了,走頭到尾沒有他不行,因為也沒人代替。拍了一段時間,這個孩子因為要做畢業設計離開了,耽誤了幾天,最後又經過黃石的介紹,找了一個學生過來當攝影。

但是新來的攝影小章顯然沒有第一個那麼熟練,這下馮晨的工作量一下子加大了許多,幾乎每一個重要的拍攝鏡頭,他都要親自指導小章完成,有時候,幹脆就自己上手進行拍攝。

張本順也覺得比較吃力,自己雖然長得還像個壞人,雖然也在娛樂圈浸淫了這麼多年,可是畢竟沒有什麼演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