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三川傳奇》(1 / 2)

孫師傅的小說寫得確實是蕩氣回腸,但是直接拿來演電視劇肯定不行,為此還得對本進行改變,劇本的改變又花去了一個月時間。

劉承博的影響力果然很大,在拍攝之前就有很多媒體追著劉承博、李想提問,問關於劇情的情況,問關於演員的安排,當然,按照慣例,李想隻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公司籌拍情況。

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有不少的記者跟拍,比如說主演的花絮等等,前一天李想出場帶著墨鏡,第二天媒體就報道主演李想大哥範兒十足,出現在新片的拍攝場。

前一天,女主演和男主演耳語聊天,第二天就有媒體報道女主演和男主演片場深情凝重,耳語不斷。

如果有點什麼吻戲或者漏背戲,第二天肯定成為媒體的熱門,成為一眾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樂趣所在。

總之就是各種情況不斷發生,媒體的騷擾一個接著一個,其實也不算是媒體的騷擾,其實這也是相互的,同時也提高了劇組的知名度。

李想最近幾乎每一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和分析互動,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不時在片場發出一些有意思的照片,比如中午吃的盒飯等等,總之就是萌萌的感覺。

但是這些花絮都掩不住拍攝的辛苦,每天早上8點都要到片場,知道下午六七點整個拍攝才結束,而且遇到了拍夜景就更加辛苦了。

在片子拍攝的過程中,編劇不斷和導演主演就劇本進行修改,對劇中設定的情景進行修改。

比如,有一場戲,是主角朱傳旭遭遇喪子之痛後,遇到老對手馬經臣的一段戲。

本來兩個人見麵的地點放在了朱傳旭的家裏,最後導演認為放在家裏有點不合適,馬經臣和朱傳旭本來就是老對手,安排一場偶遇,更能增加故事的可讀性,讓後麵兩個人大打出手成為了偶然之中的必然。

還有比如,對其中台詞的修改。

馬經臣的女兒馬瑩喜歡上了朱傳旭的兒子朱誌文,兩個人在一次集會上偶遇,因為同是進步學生的朱誌文並沒有同樣對馬瑩有愛慕之情。

“你是朱誌文?”馬瑩說。

“你好,是的,我是朱誌文,很高興認識你。”朱誌文客氣的說道。

“你的大名我很早就聽說過了,很高興認識你,我也想參加你們的活動,可以嗎?”馬瑩說著。

“可以啊,熱烈歡迎,有什麼隨時問我就行了。”朱誌文說著。

對於這一短對話,看似十分的平淡,但是最後也進行了一次修改。主要是要體現馬瑩的激動和開朗活潑。

“朱誌文!?”馬瑩用手拍了一下正在走著的朱誌文,朱誌文有點驚慌的回過頭來。

“你好,是的,我是朱誌文,很高興認識你。”朱誌文客氣的說道。

“哈哈,你的大名我很早就聽說過了,很高興認識你,我也想參加你們的活動,可以嗎?”馬瑩說著。

“可以啊,熱烈歡迎,有什麼隨時問我就行了。”朱誌文高興的說著,滿臉的欣喜。

經過這麼一次修改,整個任務的形象就更加豐滿了,感染力業也就更加強烈了。

還比如,朱傳旭喜歡黑色,但是卻給他的煙袋香囊休了一個白色的大花。

最後,還是李想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換成黑色的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能夠從細微處刻畫一個人,體現出攝製組的精益求精。

另一方麵,黑色更加顯得沉穩,而且朱傳旭作為一家之長和封建形象的代表,弄個黑色的十分的具有寓意。

諸如此類的小修小改還有非常多,總之就是延續一貫的精益求精的態度,努力還原當時故事中的場景。

無論從剪輯的邏輯、敘事的節奏、人物的塑造、鏡頭的選取等各個方麵進行了精益求精的追求。

由於李想的挑剔的態度,讓導演劉承博都感覺有點過了,甚至還有媒體傳出他和導演之間的關係微妙等事情雲雲。

但其實遠沒有媒體說的那麼玄乎,隻是李想對一些角色和劇情有自己的理解,恰恰李想又比較堅持自己的想法。

但問題的關鍵是劉承博認為自己經驗豐富,對於李想的一些建議壓根就不願意聽,雖然李想是投資方的老板。

開始的時候劉導演還是表麵上謙虛的和他進行商量,但是次數多了就沒有耐性了,最後劉承博幹脆表示,如果再有更多的調整和意見,自己就要撂挑子不幹了,愛誰幹誰幹。

“李總,每個人對拍片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但是這個片子既然我是總導演,您就表示對我充分信任,怎麼又過來指手畫腳了。”劉承博不耐煩的說著。

聽了劉承博的話,李想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趕緊給劉導賠不是,笑臉相迎這才把這個尷尬給回過去了。

有一次李想又就某個動作提出了意見,劉承博一下扔下東西,就要離開,李想一看這是要準備走的節奏啊,心裏一下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