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轉戰各地(一)(1 / 2)

他們認為,現在的電影市場是更加繁榮了,而不是更加沒落了。

關鍵是,經過分析,公司認為,這幾個城市仍然是公司的薄弱地方,這次讓李想過去目的就是要拓展公司的業務範圍,擴大公司的收入。

接到這個任務,對李想來說絕對是全新的挑戰。

李想首先想到了自己的老搭檔們,他對公司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歐陽博涵和張本順給自己配備當搭檔。

但是公司並沒有同意,而是給他配備兩個助手,一個叫李琪,一個叫範誌楠,兩個都是剛剛進入公司的年輕人。

自然年輕人什麼都不懂,很多都是要李想帶著他們從零開始。

而且這一次,李想更多的是要和各地的電影領域的人接觸,人際交往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帶著這兩個人下去幹活,李想也是實在沒招了,但是沒他們李想照樣要幹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麵對這個新挑戰,李想做足了功課,他先從調查電影院市場入手。

此時,李想看到了一個報告,當年,全國影院總數達到近6千家,平均每天新增銀幕塊數,和日均新增座位都和去年是有所下降的,看到這一塊李想覺得壓力好大。

但同時,李想也看到銀幕數增幅高於影院增速,多廳占比逐步提升。

經過了仔細閱讀最近一兩年以來的電影市場變化的報告,通過大量的分析,李想認為,銀幕數和影院增速放緩,對票房影響弱化,更加說明現在推動電影票房增長的長效因素已經逐漸的轉化到了客戶方。

因此單方麵的增加影院的數量,或者增加銀幕的數量,對於增加電影票房的推動力將會越來越小。

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更加關注客戶的體驗,在影片的拍片,影院的環境,服務等各個方麵進行調整,這將是下一輪推動票房增長的重要因素。

確實電影市場這兩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就要求李想他們不斷的適應這個變化趨勢,然後進行不斷的適應,這是十分關鍵的。

顯然李想把握住了這個大的方向,他的直覺判斷是十分準確的。

首先他們到的地方時鄭州,一個北方大城市,作為一個省會城市,鄭州有許多優勢,比如說觀眾的基礎非常好,新增長的觀影人群也非常多,這幾年進入鄭州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新區建設的很快,這都是電影院不多發展的基本需求點。

雖然市場的競爭力依然十分大,各路院線紛紛角逐這個市場,但是同時也要看到許多亮點,這些亮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具體的事情十分的繁瑣,李想這次算是認認真真的把這些程序過了一遍。

李想那個兩個助理給自己準備的辦理資料,足足有100頁,什麼需要準備的資料,需要跑的部門,需要找的具體負責人。

看著都覺得累,確實李想算了一下這一趟跑下來,非得兩三月不可。

開拓新市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李想十分的清楚。

這裏麵牽扯到的有工商注冊,工商局給發放的放映許可證。要給文化局遞送籌建電影院的申請報告,要消防安全部門出具的檢查意見書,要環保部門給的意見書,要衛生監督部門給的意見書等等。

麵對這一大堆東西,李想覺得還是萬事開頭難,總之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紮紮的走一遍。

李想覺得自己應該還是要沉下心來,李想覺察到了這一點,這也算是打基本功力的機會,隻有對這個事情認認真真的弄一邊,對於他以後進行院線運作,成為這方麵管理的行家裏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開拓市場就是開拓人脈,所幸,他帶來的兩個助手李琪,範誌楠人還算機靈,能夠給他幫一點忙。

他決定把具體的事情交給兩個人去跑,一個人去跑工商、消防等部門;一個去跑文化、衛生等部門。

李想通過其他人的關係,找到了市裏的某個領導,就是負責文化電影播放這一塊的。

到了哪個山頭拜哪尊佛,這是規矩,以後的長久發展必須得拜拜這尊佛。

本來李想還想請這位領導到哪裏吃飯,但是被對方給拒絕了,看來這尊神一點不好請,李想得為此而下功夫,他得想辦法找一個點,成為切入點。

一次不行,兩次不行,三次不行,李想還是堅持不懈,他的毅力確實沒能夠打動這個領導。

終於,李想通過其他的方式,知道了這個所謂的領導,是一個大孝子,這可是一個關鍵的突破點。

這位領導確實十分的清正,可以說是兩袖清風,李想聽說這位領導的父母依然住在鄉村,聽說這位領導也是一直想讓他的父母住進來,但是,兩位老人說什麼也不願意進城。

沒辦法,這位領導也隻能聽從父母的建議,讓他們待在家鄉,隻是定期回到家看看。

李想決定獨自一個人來到這位領導的老家,在離這裏300公裏的農村,確實是一派田園風光,一個標準的傳統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