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斬天劍訣(1 / 2)

益陽島呈葫蘆狀,上小下大,中間細腰處玉石平台為界,葫蘆上身稱為上島,是七位上人和其弟子洞府所在,葫蘆下半部稱為下島,這裏才是眾多散修聚集之所。

柳虎林雖然修為足夠高,可說到底還是外人,自然與七上人不能同住一處,更別說衛濤了。

上島衛濤也沒去過,自是不了解,而下島隻有一個小鎮墟市,煉器閣也居於此處,墟市正中的廣場常有散修盤踞擺攤,正北方向有一建築,青石所築,共四層,高十丈,門上高懸一銅牌,名曰“藏經閣”。

衛濤一身青色道袍,道袍上氤氳升騰,五色流轉,十二大穴處時刻不停的吞吸著天地靈氣,就算是再沒見識,一眼看去,也知道這是一件罕見的法器。

進了藏經閣,就見門內站著兩位童子,一藍衣,一青衣,左右分立,遠遠的見到衛濤行來,稍一對視,右側青衣小童就走上前來。

“這位道友請了。”小童身高剛剛一米,兩眸漆黑如星,頭上盤著道髻,規規整整,配上粉雕玉琢的小臉兒,可愛中又透著莊重,甚是招人喜歡。

衛濤看了他幾眼,發現這童子修為低下,隻是剛剛入門而已,就不甚在意,點了點頭,也不廢話:“我想尋些經文功法,當如何兌換?”

那童子在此當值,見多了散修,一聽這話,就知道衛濤是頭一次來,當下輕輕一笑,介紹道:“藏經閣一層多是些凡間武經和北洲風土人情等雜書,二層才是些簡單常見的功訣法術,第三層就是些珍藏典籍了,至於第四層,非得持七位上人手令不得而入。”

衛濤點了點頭:“是如何兌換?用靈石還是貢獻點?”

“第一層隻需靈石即可,也很便宜,十塊靈石可換一份玉簡,當然,玉簡不能帶走。”

“第二層就需要貢獻點了,十個貢獻點可兌一份玉簡,同樣不能帶走。”

“三層與二層規矩一樣,都要貢獻點才行,但三層有長老坐鎮,不同典籍價格也不同,且學三層典籍,需得發下心誓,不得外傳。”

他沒說第四層的事兒,衛濤也沒多問,他隻是來長見識,以做借鑒,對於第四層,他雖有好奇之心,但也不甚在意。想來,四層典籍都是些玄奧的道法,自己的混元功百年時間都沒弄懂,再去看別的奇功妙訣,短時間內,不但沒有必要,甚至是有害無益。

藏經閣裏麵積不大,一層數百平米,隻有十幾個修士在閑逛,要說認真參閱的,連一個都沒有。

其實這也正常,凡間武經再神奇,修士們也不會放在眼裏,若是真正直通大道的武道經義,也不會隨便放在這兒。

這裏極為空曠,除了四麵牆壁上掛滿了玉簡外,整個一層連一把椅子都沒有。

衛濤也不去理會看門童子,明了這裏的規矩後,就開始一個個玉簡看去。

這裏的玉簡跟他之前得到的混元功不同,隻有巴掌大下,長方形,每塊玉簡上麵都刻著或多或少的一些介紹。

比如,一塊刻著潑水劍的玉簡上,除了三個大字外,還有兩排小字:劍出如風,潑水不進。

還有一名為“破山刀法”的玉簡下麵有一排小字:“勢如參天,刀破山河。”

看著介紹都是極為強大的武功,但衛濤卻清楚,這玩意兒就像是廣告一樣,可勁兒吹牛罷了。

盡管對這些東西看不上眼,衛濤還是喚來童子,挑選了刀劍斧弓等等武經幾十部,還有些拳腳功夫,內功心法,加起來一共近百枚玉簡。看得童子都暗暗奇怪,不知道眼前這位為何對這些不入流的東西這麼感興趣。

除了各種功法,衛濤還挑了幾枚介紹北洲風土人情的雜書玉簡。

玉簡不能帶走,但是卻可以複製,當然,隻是第一層這些在修士眼中不入流的東西才可以,到了二層往上就不行了。

複製玉簡也極容易,那青衣童子翻手取出一塊九宮陣盤,又取出一塊靈光閃爍的貝殼,把貝殼放下陣盤正中,其餘八宮處,分別放入玉簡,流光一轉,玉簡中的內容就複製到了靈貝當中。

衛濤雖然一次選了百來枚玉簡,但童子手腳麻利,隻幾分鍾後就全部搞定。看著百多部功法經文全部複製入一塊靈貝當中,衛濤不由得有些驚訝。

“共一百零三枚玉簡,道友當付靈石一千三十塊。”童子笑容滿麵,上千靈石的生意,在衛濤眼裏算不得什麼,但對於一般修士來講,卻不能算是小數字了。

童子值守這裏,自然也有提成,他心裏估摸了一下,光是這一筆,就能賺到近百靈石。

近百靈石是什麼概念?按十比一的比例,可以換到十個貢獻點,十個貢獻點,就可以在益陽島上多呆一年,相當於一年的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