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孟府上下都非常忙。上至三個主子,下至掃地的婆子,甚至是花房老七養的中華田園犬旺財都被分配了任務。怎麼回事?原來淑娘姐妹和孟良經過商議,最終敲定了做酒樓的項目。經過中人推薦,淑娘選擇了一個好地段盤下一間店麵,開始了她古代第一桶金的挖掘。
孟府的所有的資源都被淑娘利用起來,每個人都開始忙碌,看樣子孟大小姐這一回可真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了。
大清早,淑娘吃過早飯就和嫻娘商量起店麵的裝飾修整。淑娘一個勁的想把現代的東西改頭換麵放到酒樓裏,從新意打敗其他店,嫻娘有些不習慣,覺得姐姐說的有些東西還用得上,但有些地方就有點怪了。兩姐妹爭得起勁,忽然聽到門外翠丫大聲驚呼,淑娘心裏有些不快,就大喊道:“翠丫,你和誰在說話呢,這麼大聲?”
翠丫連忙進來回話:“大小姐,方才門房的二子傳話來說有一家自稱是孟家大爺的人正在門口……”
淑娘楞了一下才想明白這孟家大爺是何方神聖。孟家大爺不就是自家大伯?到這裏這麼久了也沒有聽說過還有這號人物啊!淑娘眼神示意嫻娘,妹妹,你知道這個孟大爺嗎?嫻娘也是一臉茫然,她也沒有聽說過自家還有一個大伯。
淑娘拿不定主意,但也知道讓人站門外可不好,便讓翠丫傳話讓客人在前院偏廳等候,順便叫來管家商議事情。眼看翠丫去了,淑娘心裏嘀咕,這嫻娘都不知道的孟家大爺到底是不是真的?俗話不是說‘天子都有三門窮親戚’,這要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上門揩點油水自然也不會說是孟家大爺啊?真是奇怪……淑娘想來想去也沒有頭緒,隻好坐等管家來說明。
過了一會兒,管家進門行了禮,問道:“大小姐招小的來,是為了現在偏廳的坐著的客人吧?”淑娘連連點頭,希望管家能說說這孟家大爺是怎麼回事。
孟良摸摸胡子沉思了一些,說:“大小姐,您聽小的細說。這還要從老爺未曾考取功名,夫人也未嫁進孟家的那時候說起。”淑娘一聽這八卦還老長了,兩眼睛直放光,連聲催促孟良講下去。
孟良也是孟府的老人了,他也曾見證這座宅子的興起,那些陳年往事雖然有些磨滅,但終究還是留有記憶。所以他應淑娘要求,不慍不火的說起了那些深埋在心底的事。
原來今日登門的這家人中確實有一個人是孟老爺孟遠鑄的哥哥——孟遠浩。那時的孟家也算是富庶之家,孟家太爺孟廣賢是個讀書人,與其妻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孟遠浩、老二孟遠鑄,家裏和和美美的受到很多人的豔羨。可是好景不長,孟廣賢一直沒能考取功名鬱鬱而終,家裏的老母親也跟隨他去了,他的妻子林氏柳眉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長大。但由於經營不善,隨著兩個兒子的漸漸長大,孟家逐漸敗落下來。
孟遠鑄呢,隨他父親是個愛讀書的;而他的哥哥孟遠浩從小就不愛讀書,整天也無所事事。孟廣賢死後,孟家逐漸敗落讓孟遠浩很不適應,想著法的讓林柳眉答應他管理家產,硬說自己做生意賺了大錢一定好好孝敬她。林氏一婦孺,又是個心疼兒子的能有什麼辦法,隻好一次又一次的拿出銀兩來給孟遠浩做所謂的生意的本錢。可每次都打了水漂,後來林氏再也無法拿出銀兩來,因為這時孟遠鑄爭氣考上了廩生。所以林氏也不指望孟遠浩能賺什麼錢了,隻希望他能老老實實學門手藝養活自己。可孟遠浩哪裏還管的了這些,一次聽他在外的朋友說有個賺錢的好機會,又向林氏要銀子。林氏沒給,孟遠浩就狠下心,半夜拿走了家裏的銀子離家出走。等林氏發覺後,哪裏還找得到他的人影?
家裏沒有了銀子,林氏一下子憔悴了,她一想孟遠鑄沒有銀子繼續考試,自然心裏愧疚,又打起精神來做些針線活來賺錢。幸而孟遠鑄是個孝順的,知道家裏的境況也厚著臉皮上街寫書信買字畫補貼家用。母子兩人年年都打聽孟遠浩的消息,可年年等年年失望。到後來林氏老死了,孟遠鑄娶了王曼寧,考取了功名做了官,一直到孟府建了宅子一年比一年富裕,都沒有孟遠浩的消息。
孟良終於將話說完,長舒了一口氣,他心裏再想起這些事也是感概萬千。而聽故事似的的淑娘自然也是感受頗深,實感這古代人也是出極品的,他們不是從小就接受“父母在不遠遊”的孝道嗎?原來就算是這樣的教育之下,也是有些“反骨仔”的。嫻娘從未聽過母親提起有這麼一家親戚,自然也心有感觸。一時間,三人都沉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