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內容的艱深,這點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貴國國民,基本上沒有受過任何現代教育,我希望能在五到十年的試用期內,挑選一批表現出色的學生,進行全封閉的教育,將他們迅速培養出來。對於普通學生受到的教育,我可以根據試用的結果對內容作些刪改,將那些艱深的內容歸納到更高一級的教材中去。”薛雲楚提到,這是他的目的之一,那些出生時接受過記憶輸入的學生,盡管同樣很難理解掌握全部內容,但優勢是很明顯的。
這種方法雖然有不少弊端,但真的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實行重點培養,倒不是什麼出奇的建議,烏爾斯國王想了一陣,下了決心,說道:“好吧,既然博士出於這種考慮,我回去後和大臣們再商議一次,便把這本教材定下來。”說是商議,不過國王心裏明白,根本沒有必要征求那些人的意見,他們連現代教育都沒有見過,隻會提一些無用的建議,而且這本書的自然科學內容,讓大祭祀看了,恐怕又會有更多的麻煩,他並不怎麼相信部落裏古老的宗教,但這卻是整個國家的傳統,他是不敢違背的。既然對方已經說出了不少道理,這樣做起碼比不做好得多。
十天後,烏爾斯國王對他的臣民們頒布了詔令,所有的家庭四到十二歲的孩子中,至少有一人必須去當地小學上學。對於烏爾斯王國的國民們來說,這幾年裏見過的變化,比許多人一生經曆的事情還要刺激和震撼。吸引這些土著們的不是上學受教育,而是詔令中頒布的,每個上學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到免費的三餐,當然所有的費用也是免掉的。這個開支,自然由江明宏墊付,從這點上來看,國王就是無法做到的。這個國家人口雖然並不很多,但供養適齡兒童上學卻遠不是那個落後的財政體係可以負擔的。
效果非常顯著,江明宏在烏爾斯王國各地開設的數十個報名點,擠滿了前來報名的孩子、青年人甚至白發蒼蒼的老頭。青年人和老年人來並不值得奇怪,令人奇怪的是他們也要報名上學。對於這個國家裏許多還隻能勉強填飽肚子的人來說,能夠有免費吃飯的地方怎麼會不去?至於上學倒是無所謂的。
“不準擠,所有人統統站在一條線,抓著這根繩子!”龍再興聲嘶力竭地喊著,這裏的陽光太毒,現在他已經黑的和當地人快分不出來了。旁邊的衛兵們用槍托不停地推著那些想要擠到前麵的壯年人。而這不過是十幾個報名地點的一處而已。
其實這個報名狀況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火爆,在國王詔令頒布後的十天內,每個家庭隻是迫於國王的命令把最小的孩子送到了學校。開始還比較輕鬆,畢竟整個國家人口加起來才四百餘萬,第一天來報名的不過兩千多。在火車開通後,江明宏在忙於籌備核電站的工作時,下麵的人在他的命令下,委托了數家建築公司,利用進口來的建築材料,在短短半年中,便興建了近百所簡陋的小學,拉一道籬笆,再建幾座平房和廁所,平出一塊地做操場,對於熟練的建築工人來講,整個過程用不了幾天。當然這麼簡陋的條件,得能留得住老師才行,好在江明宏開出的條件非常高,而且,每個執教的老師還有休假,於是頗有一些抱著吃幾年苦就回國想法的人前來應聘,水平或許不高,不過用來執教他們卻是足夠了,在經過簡短的土語培訓後,便草草上崗了。至於教的水平怎麼樣,暫時也要求不了那麼多,先讓這些孩子混一個臉熟,給他們一個新的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