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青做了六隻篩子後,我就開始教她們用藤條做盾牌,盾牌用藤條編製了好幾層,保證不被投射來的木茅刺穿。
做好幾個後我就拿去做實驗,找了族裏最強壯的幾名戰士,結果防禦性能不錯,除了我誰也刺不穿藤盾,包括投射和衝刺。
藤盾製作量保證族裏戰鬥人員手一個,藤盾為圓形,直徑四到五十不等,幹透的藤盾質量輕便,族人一隻手就可以輕易舉起。
之後是製作皮甲,以前留下的猛獁皮派上了用處。猛獁皮數量有限,我得優先族裏戰士使用。為保證戰士們穿著合身,在戰鬥時不被皮甲幹擾,製作皮甲時都是量身定做的,至於祁羽那邊我就靠著記憶為他們做吧。
皮甲做成坎肩的樣式,根據每個戰士肩膀到臀部的兩倍長度和腰及肩寬度劃取一塊猛獁皮,然後在中間位置割取一塊比頭稍大的圓形。
戰士將腦袋套進去後在將腋下兩側猛獁皮上割開至腋下皮肉一公分不到的口子,然後將事先打好洞的猛獁皮用皮條縫合紮緊,另一側則結成活扣便於穿卸,一件皮甲的製作工序大概就這樣。
做皮甲割下的小塊皮就製作成手臂護甲或護腿。皮褲就沒做了,工序複雜,簡單點也能製作出來,但一定會影響到使用者的靈活性,先用護腿代替吧。
護腿與護手做法相同,考慮到猛獁皮的數量,護腿大多用其他較厚的獸皮來做。
做得出來的護腿分大腿護腿和小腿護腿,縫合結紮時都是活扣便於拆卸,屁股和襠部就用兩塊獸皮做防護。
另外一個就是靴子,雖然現在部落裏除了我基本沒人穿鞋子,但是戰士穿著鞋子的時候遇到荊棘和咯腳的地方就不受到影響。
至今我還沒有找到適合做鞋底的材料,隻能用幾層厚的獸皮當鞋底了,作法和我之前做的那雙靴子一樣,靴子也更需要為戰士量身定做。
猛獁皮一共做了三十六套皮甲,用其他厚皮做了二十一套,靴子數量與皮甲等量。做完後,我讓夏狼給環山營地每人帶了一套過去。
做皮甲的這段時間裏,那群野人再也沒出現過。田裏的水稻已經成熟了,我把製作騰頭盔的工作交給了白青她們,在獸皮上畫了一個圖樣給她,經過兩小時講解後才讓她明白圖紙和做法。
白青接手騰頭盔製作後,我就讓石白組織族人開始進行收割工作。祁木、斟土、斟堯、族裏老人小孩和我一起趕製曬場。
之前忘記了收割後的水稻是不完全幹透的,這樣儲存起來肯定會黴變,半年的辛苦就白費了。
曬場選擇在作坊附近地勢平坦略高的地方,我們先將地上的草全部除去,再將不平的地方整平。
曬場基礎做好後再用一麵被削平的木棒把地麵碾平錘實,好在這的土壤裏都含有少量黏土,曬場很容易被錘實。
祁木帶人在曬場周圍挖出一條水溝,確保曬場不積水不被雨水衝壞,所有工作做完後,我讓斟土帶領大家對曬場進行火燒硬化。
當曬場完工時,石白他們早已割完水稻等待我下一步的工作指示。我讓族人將水稻和摔穀箱搬到曬場,在教他們握緊水稻往穀箱裏摔,讓稻穀從秸稈上脫落。
曬場夠寬敞,穀箱不夠用的時候族人就直接在地上脫粒。族人對一係列的工作很是新奇,幹起來格外賣勁,幾個小時後就將所有水稻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