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曆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環山城城牆竣工。這也是我刻意安排的竣工時間,為了歡慶,我讓全族人休息十五天以示慶賀。
如今食物來源沒有壓力,族人也可以安心慶祝,正好這也是我們傳統的春節時間,我想借用這個契機,讓族人把十二月三十到元月初七,定為休息歡慶日的概念埋入心中。
城牆建造完成了,城內總麵積達到了一千五百畝土地,以後就開始慢慢建造城內設施了。規劃城區讓我費盡心思,我將城內北邊的一半麵積,規劃成居民住宅區域。
南邊西側為工業區,以後工業區主要工業會有陶器作坊,編製作坊和木工作坊,目前周邊部族除了大婉族的一百多號人外,已經全部加入我環山城。以後如有外族來交易,那麼在工區設一個貿易點就可以。
東側為軍事區和糧倉重地,事實上東側占據環山城四分之一的麵積,糧倉和曬場就占據了大部分。
軍事場地嘛隻是以後備用,目前暫時還不需要,現在先讓馬匹居住。城中央劃了十畝土地建造行政中心,以後管理部族和外交工作就在此進行。
夏曆四年一月二十一日,環山城內規劃設計圖方案定下,當然這是我自己設計決定的。
提升族人的居住質量是首要目標,土牆房屋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屋頂我打算直接采用瓦片蓋頂,雖然燒製瓦片也費時費力,但是防火性能比草房好,這時代草房起火那麼無疑全城將毀之一炬。
我讓祁木帶領部分族人開挖住房地基,準備木材和搬運牆土,待燒瓦成功後就可以開始築建房屋。房屋麵積為八十和一百平米,八十平米的房屋留給以家庭為單位的族人居住,一百平米的房屋讓沒有家室的獨人合居而住。
住房整齊有序排列在居住區內,每排房屋門前空出一條四米寬的街道。祁木領會我的建造要求,帶人施工後,我便著手進行製瓦工作。
斟土帶的磚工已經熟練掌握了工作流程,我將斟土從磚廠調出來一起研究燒瓦工作。
和他研究半天沒出個結果,最後我們按磚窯的構,造建了一座四麵各有一個火塘的稍小瓦窯。製瓦的模具要比磚精細的多,不然以後瓦片蓋不嚴實還不如草房好住。
建房瓦片分合瓦和筒瓦,筒瓦弧形大,模具用竹子製作就可以,合瓦弧度小需要用桶一類的工具當模具,可是現在做不出木桶來。
筒瓦的規格做成長二十四公分,兩頭分別寬十五公分和十二公分,厚三公分,瓦唇長四公分,這個規格的模具利用竹子粗細交彙的竹段修整後便可做成。
合瓦模具的製作,最後我想到一個辦法,利用粗壯的樹木表麵做摸,將瓦泥敷在木頭上控製好厚度就可以,合瓦的長是二十四,兩頭寬為十八和二十公分。
一切準備好後製瓦工作開始,瓦泥做法和磚泥差不多,隻是瓦泥純淨度要求更高。瓦片比磚薄所以幹的速度也就比磚快,夏曆四年十九日,第一窯瓦開始點火煆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