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櫃,王逢林(1 / 1)

沒有過去多久,從後麵商鋪中走出一位年紀約莫60歲的老者。

老者見到現在大廳中的趙豐年,連忙快步走了過來,恭敬的道:“少領主大人,您今天怎麼有空來到小店?小老兒一直想去拜訪少領主大人,可惜聽聞少領主大人身體不適,便未曾拜訪。”

趙豐年淡淡的笑道:“無妨,今日我也是心血來潮,想起了幾年前的事情,閑來無事,便來你這裏看看,說來也是慚愧,這麼多年,我還是真的沒來過王掌櫃的木匠鋪”

趙豐年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王掌櫃給我的分成我今天看了下,著實不少,對此我也是非常好奇。”

老者,也就是王掌櫃恭敬的聽著趙豐年講話,心中明白了少領主是因為什麼來此。

說來這些年的收入在他的眼裏也是不可思議,必定這裏是邊陲苦寒之地,他想,有錢人不會多。

但是就是這樣的地方,這幾年的年平均收入,都快和他以前巔峰時期在南方的年收入相比了。

知道趙豐年為何來此的王掌櫃,連忙邀請幾人在廳中休息處落座,細細的將自己的事情講述給眾人。

他是這家木匠鋪的掌櫃,名叫王逢林,以前在帝國南方富庶之地,也是一名木匠師傅,開了一間木匠鋪。

因為南方木質建築和木質商品應用廣泛,而且王逢林的木工技藝了得,在他所在的領地,也算是混的風生水起,小有名氣。

不過人常說樹大招風,財錦動人心。

在領地中有一個同為木匠的商鋪,嫉妒王逢林生意越做越好。

便聯合領地的一個大貴族,對王逢林的木匠鋪和財產進行巧取豪奪,最後自知鬥不過的王逢林,無奈隻能將所有錢財送給領地領主,這才換來能夠前往其他領地的生存機會。

幾經輾轉,來到了永豐領,剛開始,通過幫助領地中的人們幹些木匠活,養家糊口。

然後便慢慢的積攢下了一些錢財,這便在領地中開了一間木匠鋪。

雖然領地平民對待木器和木質建築沒什麼需求,不過一些富足的商戶和貴族,對這方麵還是很有品味和需求的。

雖然賺的不多,但是也是能夠維持生計。

不過在四年前他為領主的兒子製作了一個他也沒見過的木器,名叫躺椅。

他的生意便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定價為50枚銀幣一架,足夠一般平民一家吃兩個月。

但是一時間定製躺椅的人們還是絡繹不絕,慢慢的,躺椅之名被傳播開來。

在此王逢林沒有坐吃山空,他針對貴族的喜好,進行精細的加工,使得躺椅越來越精美舒適,價格也足足增長了一倍,達到一金幣一架。

最後附近一些領地貴族們也都慕名而來,商人們看到了商機後,有的自己仿製,有的則是找到王逢林,想要和他合作,將躺椅賣到大城中去。

至於仿製的,質量和精美程度完全不能和王逢林的相比,貴族們自然不會購買。

大貴族們都是不差錢的主,隻要東西好,讓他們花多少錢都不心疼,要是不好,白給他們都不要。

要是傳出去自家東西比別人家的的差,他們的麵子還往哪裏放?

而尋求合作的王逢林自然歡迎至極,商議好合作事項後王逢林便準備加快速度製作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