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嶽問道:“這事趙老哥知道了沒有?”
“知道了,他還在陪著欽差,我被罷了官就不用陪了,嗬嗬。”
趙嶽仔細的看著地圖,道:“天梁城現在可以說是皇上的後方,抽掉兵力無可厚非。金風國國力弱小,紅岩城有一萬兵力可以自保,但再也不能他顧,鳳林城要麵對來自戈壁灘的強盜軍,確實不能無兵把守,但至關重要的是風鈴城。”
何亦斌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風鈴鎮三個字,不解的問:“為什麼風鈴城會那為重要?應該是鳳林城和紅岩城才重要吧,如果金風國知道紅岩城後無援兵,頃兵來攻,突破紅岩城,揮軍南下,占了鳳林城和風鈴城,那這一片土地可全變成金風國的了,這可是大宋的龍興之地,我們的先祖們就是從這裏走出去的。”
趙嶽笑道:“何大哥想左了,你隻盯著一個金風國,金風國國小力弱,紅岩城有一萬兵力足可以阻擋金風國了,你沒去考慮豐王安吧?”
“豐王安?”
“對,如果豐王安也知道鳳林城和風鈴城兵力空虛,你想他會不會派兵來爭這塊地盤?”
“這,現在鳳林城饑民遍地,他會傻得來背這個包袱嗎?還有皇上在沿江布了大軍,現在兵力加起有百萬之數了,他派幾萬軍不怕被皇上大軍一口吃掉嗎?”
“何大哥,你錯了,這些饑民對於豐王安來說不是包袱,反而是兵源,你看鳳林城有多少青壯年?大宋的糧倉現在豐王安手中,隻要他運來糧食,民以食為天,這些人能不加入豐王安的隊伍?而皇上的兵力在臨安城沿河一帶防守,風鈴城下去近五百裏是山地,風鈴城離豐城有千裏之遙,這麼長的一條河道,皇上也隻能在要道把守,完全能夠分兵北上,隻需五萬兵力,風鈴城是鳳林府的東大門,是個險要的關隘,隻要占了風鈴城,就可以從容圖取鳳林城和天梁城,紅岩城的一萬兵,就會被隔斷與皇上的聯係,最後隻能投降豐王安,這幾個府縣就成了豐王安的囊中之物,等於在皇上背後插上一刀了。大宋國河道密布,豐王安在風鈴城和天梁城征集工匠造起戰船,從天梁城和風鈴城順流而下,到這叉道口縱深而入繞到臨安城背後,而皇上大部份兵力都在飲馬河邊駐紮,後背空虛,臨安城必將一鼓而下!”
何亦斌聽得心驚膽顫,他實在想不到趙嶽隻一會時間就把整個時局看透了:“皇上危矣,皇上也肯定沒有想得這麼深遠,所以不動紅岩城守兵。我要馬上寫表上奏。”
“何大哥被罷了官,還是忠於皇上啊,這事好象該趙老哥去辦吧?”趙嶽笑嘻嘻的道。
“對,真是糊塗了,我都被罷官了,這國事還關我屁事,不管皇上也好,豐王安也好,反正都是他趙家天下,他們窩裏鬥。。。。。。”何亦斌忽然住口,不好意思的看著趙嶽,嗬嗬幹笑兩聲道:“咳咳,公子,一時口快,腦子糊塗了。”
趙嶽笑眯眯的道:“你是說趙家天下吧,我是姓趙,不過這皇帝和豐王安狗咬狗的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何亦斌神色一鬆,道:“我是大宋國人,我心中隻有大宋國,並不是忠於某人,隻要皇上對百姓好,我才會忠於他。”
“何大哥這話說得對極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做一個皇帝,隻有對百姓好,百姓才會對皇帝好,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其實說起真話,如果在皇上和豐王安之間讓我選擇,我還是會選擇皇上,豐城原是大宋糧倉,自從變成豐王安的封地,那些土城肥沃的都強占成了他的私產,很多人家都被他搞得家破人亡,原本高產糧區糧產減少。先皇本來下旨斥責過,但後來又不了了之,他是皇親貴戚,又在他的封地裏,誰敢動他一根毫毛。”
“何大哥,你想過沒有,這其實是個製度問題,皇權淩駕於律法之上,所以這些皇親貴族為所欲為,在我的思想中,人與人是沒有高低之分的。作為皇帝,應該關心是這千萬百姓,人人能吃飯,有銀子拿。現在皇帝與豐親王的戰爭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受苦的卻是百姓。”
“公子這話說得對,大宋每隔幾年都會有百姓起來造反,雖然每次都很快的被鎮壓下去,但歸根結底,毛病確實出在這些屍位素餐的當朝權貴手中。”
“嗬嗬,不談這些了,還是安心做你的生意,賺你的錢,想造反,合你我兩人也鬥不過這些手握大軍的人物吧。”
“可是鳳林府和天梁府如落入豐親王手中,我心有不甘啊。”
“要想不到豐親王手中,其實還是有辦法的。風鈴城是鳳林府管下吧?”趙嶽忽然想到了清末時的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