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府的大小官員得到王爺的口諭,參政院、六部官員自然不敢落後,紛紛跟著出了大樓,使政府大樓為之一空。
城東門外,沿著城牆早就搭起了一長溜的靈棚,死難的商人遺體已被移入了靈棚,靈棚裝飾著白旗白幡,香花燈燭,煙霧繚繞,死難商人的家人們身著白衣素帽在死者前哀聲痛哭,地麵上到處都是隨風飄散的紙錢,顯出一片淒慘的景象。
死難商人的家人聞訊趕來的加起來足有千人之多,並且還有往得遠的尚未得到訊息的,這麼多的人加上其他幫忙的、看熱鬧的百姓,還有維護治安的兵丁,已聚集不下五萬人,城門內外都擠滿了人。
看到他們尊敬的趙王爺親臨,百姓們自覺地讓出道路,但這樣還是費了好長的時間才出了城門。
看到商人們的遺體,讓趙嶽黯然心痛,三十三條人命就這樣無辜的死亡了,更讓他痛心的是這三十幾個人裏麵有十幾個是鳳林府商界的精英,鳳林府的收入都是來自商人的賦稅,商人們肩擔著地方的興盛重擔,現在一下子就死了這麼多人,怎麼不讓趙嶽心痛?
“備香,鳳林府所有官員上前祭奠,向死者三鞠躬。”
趙嶽帶頭拈起三支香,從第一個靈棚開始向死者三拜,這樣的舉動,讓死者的家人感動萬分,都跪在地上向趙嶽還禮:“王爺大德,小人們萬不敢當。”
趙嶽好言撫慰:“貴當家為鳳林興旺作了貢獻,當得起本王一拜,這事變故,本王也甚是心痛,風鈴關將士把凶手全部斬殺,為貴當家報了仇,如果是活捉,本王把他們押來鳳林當眾問斬。全鳳林的興旺離不開你們辛勞,你們都是鳳林的好百姓,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希望你們能化悲痛為力量,把我們鳳林建設得更加強大,隻有強大的鳳林,才沒人敢來侵犯鳳林。”
“小民全家原先已受王爺大恩,現在這仇也由王爺給小民報了,王爺大恩,小民們必做牛做馬報答王爺。”
“千萬不要這樣說,你們節哀順變。”
此舉也極大的感動了在場的百姓,在他們的思想中,從來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王爺,向一介微賤低下地商人彎腰。
鳳林府的官員們也依次進入靈棚拈香祭拜死者,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趙嶽才祭奠完所有死者,剛走出最後一個靈棚,就聽到一聲:“王爺仁德啊。”
隻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率先向趙嶽下跪,隨之是老頭周圍的人也跟著跪倒在地並向外延伸,最後是所有在場的百姓都跪下了,一時間黑壓壓都是跪著的百姓。
趙嶽連忙扶起老頭,心痛地道:“老人家,怎能跪在泥地裏,再說在鳳林治下早就不興這跪禮了,看看你的衣服都沾上泥水了,如果生了病,那趙嶽的罪過就大了,您這麼大年紀了,我怎能受你一跪。”
老頭更是感動得老淚縱橫:“王爺,鳳林城百姓能有今天,全仗王爺仁德,沒有王爺,小民這老骨頭早就沒有了。”
“老人家,您貴姓,家裏還有什麼人嗎?”
“回王爺,小民賤姓馬,現在全家四口,兒子、兒媳和孫子。”
“哦,那日子過得怎麼樣?”
“日子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了,現在兒子在風鈴關二王爺手下當兵,每月給家裏送來一兩銀子,今年秋糧豐收,上掉上交的府糧後,還有很多存糧,足夠一家吃到明年秋天了,小民快六十歲了,還是第一次家裏有這麼多的銀子和糧食。”馬老頭幹枯蒼老的臉上露出開心欣喜地笑容。
趙嶽暗中感歎,百姓們隻要能吃飽再手裏有少許閑錢,他們就活得非常地愉快了,這樣的要求實在太低了。
“老人家,以後的日子還會更加的好起來,您安心生活,告訴您的兒子,讓他好好當兵,建功立業,將來也好封妻蔭子,光大門楣。老人家現在趕快回家換件衣服,濕氣上身很容易生病的。”趙嶽招來兩名親衛,讓他們送馬老頭回家。
風不語和梁成,也被趙嶽的舉動深深的感動了,更讓他們留意的是人心,趙嶽在百姓中的聲望竟然是那麼的高,讓他們為之思索起來,連梁成都開始在想,以前自己攀龍附鳳,爭權奪利,從未想過百姓們的疾苦,這個官做得是不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