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謀劃(1 / 2)

“不語,你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啊。”趙嶽感歎道。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江山如此多嬌。。。。。。主公好文彩。。。。。。”風不語忽然撲到在地,大禮參拜道:“主公以造福百姓為己任,堪稱仁德,臣風不語從今後唯主公馬首是瞻,但有所命,皆萬死不辭矣!”

趙嶽一怔,實在想不到風不語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向他效忠,心中不由得樂開了花,連忙扶起風不語,大喜道:“東南糜爛,百姓生活艱辛,本王心痛之,向有心作一番造福百姓的事業,隻可惜勢弱暫時蝸居這三府,今得不語,如虎添翼矣。”

“隻要主公心存此誌,內修外治,以主公現在的發展速度,無需多時必可與二皇一爭長短,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臣願效先驅。”風不語大聲道。

“好,不語有心,本王心甚幸之。現在還是不談東南事,把眼前這金風國的問題先解決了,有金風國在背後,真不得安心啊。”趙嶽道。

“金風國虎狼之國,數百年來亡我之心不死,聽說主公收留了數萬金風國百姓,臣心憂之,若此百姓受金風國細作煽動,在我腹地生事惹起事端,那時怕生大變啊。”風不語想起前段時間梁成送去鳳林城的金風國百姓,不由憂慮起來。

“不語,這事本王當初細細考慮過,所以凡金風國入關涉民皆易發易服、打亂分散,每戶相距不得少於五裏,並非直屬親戚不得走訪相交,盡量不讓他們知道誰家被分散到何地,凡涉民家中隻有農具而不得擁有兵器,每天都有村老鄉老督察教育,對他們進行洗腦,以前因為他們窮苦,是他們的統治者剝削了他們,沒把他們當人來看,從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這此涉民們已能安心留居當地。三府地大,荒地遍野,完全可以安置得下數十萬金風國百姓。待這此涉民思想改變,生活安定,就算想趕他們回去,恐怕他們也不肯回去了,我三府數百萬民眾,就算一人盯他們一個,也能把他們盯得死死的,翻不了天去。”趙嶽耐心地解釋道。

“主公既然有如此準備,臣就放心了。”風不語安心了。

“不語心憂也是為了本王好,這次與金風國戰爭,想滅其國,以我們的實力還是做不到,暫時也隻能把他們打退了,以後再有金風國百姓進關,就讓他們進關,本王要抽光金風國的民眾基礎,讓那此貴們去喝西北風去。”趙嶽大笑道。

“主公,如果金風國奸細假扮涉民進關進行活動,豈不是方便於他?”風不語又憂心地問道。

“無防,凡有百姓入關,全部集中,派軍押送至鳳林,等分散到各地,想刺探軍情什麼的,每天都有人盯著,看他如何打探,想跑都跑不掉,還有你把這邊關守好,所有前往金風國的人必須持有路引才可通關放行,除非他有本事從高山峻嶺中翻過去。”趙嶽對這事滿有把握。

“主公此計當可稱之為釜底抽薪,沒有了百姓的金風國,哈哈,看此國如何生存,金風國貴族們真的要喝西北風了。不過主公還需做一事才稱得上釜底抽薪。”風不話大笑道。

“哦,不語請說。”趙嶽示意風不語繼續說下去。

風不話道:“金風國百姓要進我大宋,要通過紅岩邊關自不待言,主要還有一個,那就是金岩城,金岩城乃金風國之東南咽喉,金風國各地都直達金岩城,如若金岩城不讓通過,則萬事全休。”

“如此說來,我軍必需攻下金岩城?”趙嶽覺思起來。

“確實,主公隻有拿下金岩城,才能安然招引他們的百姓入關。”

“好,不語請詳細的跟本王說說金岩城。”

“主公,紅岩關是這段路最窄處,所以城牆修建於兩山之間,金岩城地處開闊,隻好修建圍城,城方圓十餘裏,城牆高大,以前常年駐兵二萬餘眾,算是金風國除皇城之外的大城,四周廣有良田,不過數百年跟我大宋戰爭,有一半多是荒蕪,城左十裏還有一座銀礦,不過金風國開礦不力,每年出產極少,真是可惜了。經過這兩場戰爭,金岩城現在最多隻有三萬五千餘兵力,比之我軍人數還少,兵力上已於我紅岩關相當,如果攻打金岩城,主公的犀利武器,隻能用於野戰遠攻,金岩城牆高大,要爬上城頭,隻怕也要折損巨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