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合作(1 / 2)

李景笑道:“勤王爺以上所說的確實對大唐有極大的好處,那如何建造和管治這個商市?”

趙嶽笑道:“商市的建設,貴國無需上心,也不用花貴國的一分銀子,完全由在下負責,規劃圖都己設計完成,太子殿下可以查看查看,並複一份給貴皇上。”

李景接過趙嶽送上的圖紙,看了一眼驚訝地問道:“勤王爺的意思是說,大唐不用負責商市的建設,一分銀子都不花?”

趙嶽微笑道:“是的,不需貴國出錢出力,由在下一力承擔。”

李景及大唐官員們一聽大喜,當時在出發時皇帝還再三囑咐,在商議共同建造商市盡可能的少花銀子,現在趙嶽居然不用大唐出銀子,這不花錢的好事到哪裏去找?

趙嶽繼續道:“商市建成,商人們進駐後,在下希望貴國不要設置衙門官員,讓商人自治,貴國隻需派幾個收稅的小吏就行了。”

李權沉著臉道:“不設置衙門,那誰去管束他們?”

趙嶽道:“自然是商會的人來管束,各位都知道鳳林律法森嚴,凡有欺行霸市、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商人,將會受到所在商人的打壓,鳳林有一部專門管製商人的律法,完全可以在這裏適用,至於貴國的商人可以成立一個大唐青岩商會,也可以按律來處置。”

李權還是搖頭道:“沒有官府管束,這成何體統?更何況不用我大唐律,反而用鳳林律法,豈不讓人笑話?”

趙嶽冷冷地道:“設置官府,隻會越管越亂,這象貴國的軍隊一樣,貴國的軍隊可有不用武官而用文官去管治的嗎?這是同一個道理,經商的人自然由懂商道的人去管束。貴國律法隻有一部大唐律,大唐律上可有寫著若商人欺行霸市、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該論何罪?是砍頭還監牢?太子殿下,在下說的可是在理?”

李權尷尬起來,李景略一思索,道:“勤王爺此話在理,商人的事還是由商人自己,並且還是鳳林的商人,我大唐也不好插手。既然鳳林有一套完整的律法,那大唐的商人在與鳳林商人做生意的時候那也該遵守商業信譽,都一視同仁吧。”

趙嶽笑道:“太子殿下,並不是在下想多事,鳳林的商人現在都是按律法上的要求來行事的,一般不會做欺行霸市、囤積居奇的傻事,不過貴國的商人進入這個商市,那也得遵守商貿通則,至於出了這裏到貴國別外如何,那就是貴國的事情了。還有這商市設置官府,這官員的人選、俸銀、衙差都是一大負擔,既然沒有官府都能好好的運作,又何必再花這個冤枉錢?每年省下來的錢花在另外該用的地方那不是更好?”

李景一想,趙嶽說得不錯,鳳林城的商人也不會服從大唐的官府管束,真不如把設置官府的錢省下來,這也是一大筆的銀子,也便點頭表示同意。

趙嶽又道:“商市既然開辦起來,地方就變得熱鬧了,龍蛇混雜,剛才說商人自然由商會來管束,但那些進來買東西的平民百姓鬧起事來,那就不是商會能管到的,必定要有人來維持治安,同時也防止不良人等打劫,所以在下建議從黑龍軍派出一部份人來放哨站崗,黑龍軍既不屬我鳳林,也不屬於大唐,剛好用來做個中間人,凡有貴國百姓進來生事者,都由黑龍軍抓捕,然後移送貴國官府,黑龍軍隻能做個證人,而無權對貴國百姓判處任何罪名,太子殿下你看這樣如何?”

李景笑道:“勤王爺所說在理。那按勤王爺的說法,我大唐國無須出任力氣,就等著收錢便是?”

趙嶽笑道:“確實,貴國要做的事就是向商人宣傳,這裏有個大市場需要他們來一起開發,剩下的事就是派幾個收況的小吏來收銀子就行了。”

李景心裏打個問號,趙嶽如此熱心的建立商市,安的是什麼心呢?他能得到什麼好處?會不會因此而養大了他再反咬一口?不由地問道:“既然這樣,那勤王爺又得了什麼好處?”

趙嶽道:“太子殿下,在下所處西北山區,百姓生活艱苦,食不飽,衣不暖,另外還有金風國大量的流民進入鳳林三府,全靠這年來經商才使百姓活命下去。鳳林多的是武器兵備、奇巧之物,這正是貴國所需求的,而貴國的糧食、絲麻,又正是鳳林所需求的,隻要百姓能活命下去,在下也就別無他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