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出兵雍平府(1 / 2)

從天梁城到雍平府城,步行需六天,水路隻有一天多時間就到達,移防雍平府後,最多隻有三、四天的時間準備,但好處多了不少,其一,天梁府經過一年半的建設,已初具成效,戰火一起,以前的心血都將化為烏有,而雍平府則不然,那是趙康的地盤,本就是貧窮落後的地方,就算把整個城毀了,趙嶽也不會心痛。

其二,天梁城外的河段水深根本阻擋不了敵軍,選個齊腰水深的地方涉水而過就可以殺到城下,而到雍平府河段,水深已能行大船,河段南麵是天鳳山脈的餘脈,有數個地方臨河處都是懸崖峭壁,沒有可能從河南山中經過真達天梁天,隻能渡河從雍平城通過再逆流而上。

其三,天梁城雖然地勢獨特,易守難攻,城外到處都是丘陵地帶,若敵軍以一半兵力圍困天梁城,另一半突襲鳳林城,這使得天梁城變成一座外無援兵的孤城;而移防三萬兵力到雍平府城後,就可與天梁城互為倚角,就算敵軍突破天馬河天險,圍困了雍平府,天梁府可以出兵相救,若天梁城也被圍困,那麼鳳林城周武的部隊又可以相機出擊,這樣就使得回旋的餘地加大了。

總之一句話,戰場選在雍平府城比在天梁城要好得多,可以把敵軍拖在雍平府和天梁府之間,當然分兵而戰的風險也大了不少,這就是依仗天馬河的天險和府城城牆的高大,還有武器的先進了。

何亦斌所說的五百艘船隻其實就是漁船,最長不過三二丈長,能裝載一二十個士兵,這也怪不得何亦斌,天梁城河段是天馬河的源頭,河寬不過十丈,水深最多不過二米,大型的船隻跟本就開不了,就連這些船時常還有擱淺的危險。

作為軍隊的最高統帥,趙嶽發布了出後軍令:“天梁府第一師洪天笑部、風鈴關增援的孫元化部、野戰炮兵團和水兵旅移防雍平府,何亦斌帶第二師第三師留守天梁府。”

“水兵旅運送第一批五千官兵到達雍平府,快速接管雍平府城後立即加固城防,並製作附近五十裏地形圖。”

“水兵旅到達雍平府後,征用雍平府河段的所有船隻回天梁城,開始運送火炮,彈藥,箭疾,糧食等作戰物資,盡最大可能在十天內完成運送工作並投入對敵打擊工作。”

“餘下二萬將士從陸路開拔雍平府,爭取能在五天內到達,在敵人到來之前修築完成沿河一線防卸設施,安裝好一百門大炮。”

對於趙嶽部署沒人反對,但何亦斌不滿把他留在天梁府,就是連留守的二個師長都想到最前線打上一仗露露臉。但是趙嶽的命令卻是沒有商量的餘地,雍平府他要親自坐鎮,天梁府作為後方的基礎,就需要何亦斌這樣的人把守才放心。

命令下去後,天梁城忙碌了起來,三萬大軍開拔出城,滿城百姓一起送出城外,等大軍一走,秋收後閑在家中的青壯年自帶兵器跑到軍營要求與軍隊一起守城,場麵一片火爆,因為他們都知道若天梁城破,再次被康皇統治的話,開始富足起來的生活將再次回到以前的境況,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事實。

趙嶽帶著親兵衛隊與先頭五千將士一齊出發,當天半夜就到達了雍平府城外,五千人在河邊結集後,在天上繁星微弱的光線下,無聲無息的摸到了城下,一點都沒有驚動城頭正進入夢鄉的哨兵,十幾支帶飛抓的繩索勾上了三四丈高的城牆,身手敏捷的士兵魚貫而上,手起刀落就幹掉了哨兵,然後大開城門。

五千士兵立即衝進城內,分散把守了各處要路,卸下了當地廂軍的刀槍。雍平知府衙門被團團圍住,知府簡爽被鳳林兵從熱被窩裏揪了出來,隻穿著內衣肥胖的身軀發著抖被押到知府大堂。

他的頭腦一片糊塗,完全搞不清這些兵是從哪裏來的,進入大堂,隻見一個青年人正占據了本屬於他的位置,悠閑地喝頭熱氣騰騰地茶水。

“回王爺,雍平知府簡爽帶到。”押送簡爽的士兵在他的膝彎踹了一腳,把他強按在地:“跪下,見過我家王爺。”

這一腳把簡思誠踢得不輕,兩個膝蓋著地後的疼痛差點沒把他給痛死,額頭冷汗都流了出來,趴在地上顫聲道:“下官雍平知府。。。。。。下官簡爽見過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