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過年(上)(1 / 2)

呂思誠自從在雍平府被西北軍占領後,就知道他這一生要都綁在了趙嶽的西北政權之下了,在朝庭的眼中,他已是一個叛逆,就算日後雍平府回歸朝庭治下,他這個在朝中無人的直臣,也要被人誣陷下獄,不知生死了,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現在就投誠了趙嶽,切切實實為民做幾件好事,有了這樣的想法,也就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一展他的身手和抱負,雖然雍平府處於軍事管製之下,但趙嶽從不插手他的民政上的治理,隻是提出鳳林城的治理經驗給呂思誠,讓他自己去結合去摸索。

鳳林三府的治理經驗呂思誠早有耳聞,也曾經暗中觀摩過推敲過,當時覺得鳳林三府的治理方法是匪夷所思,主要有四條:土地收歸國有--原本集中在大戶人家手中的大量土地,被均分到百姓的手中,一下子讓千年以來的百姓靠租佃為生的製度消失了;重業經商--原本被鄙視棄於最底等的商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並被歸納為了六部之內;律法森嚴--做任何事情都要處於律法的許可範圍,否則立馬就有人找上門來;等級森嚴--治下所有人等劃分等級,嚴格憑個人的能力、功勞和功責來提升級等。還有最讓呂思誠吃驚的是以後官員任命居然由百姓來作主。

雖然鳳林三府的條條框框有很多讓呂思誠弄不明白,但現在鳳林三府治理得井井有條,說明這樣的治理方式是可取的,這讓他興趣大增,這兩個月與趙嶽相處,覺得這位王爺絲毫不像以前見過的那些王爺,對人一直都是和和氣氣,也沒什麼禮節上的拘束,言語上更使人如沐春風,但他的話又是那麼的可以讓人深思,因此覺得有必要親自去鳳林城考察一番。

用不著他把這個想法提出來,趙嶽早就想要把他弄去鳳林城見識見識,以便能很好的貫徹執行西北三府的各種政策和律法。

本來趙嶽想帶著他一起回鳳林城過年,但呂思誠全家都在雍平府,便讓他在過年後到鳳林城,進行三個月的係統學習,此期間工作暫由新任的同州高放處理,等回來後,全府的官員都要輪流去鳳林城培訓接受新的治理思維。

雍平府的駐軍當然不能裁撤,但需要調整,洪天笑任雍平府駐軍的最高指揮官,經過了血與火考驗的原天梁防區的初哥們,已經不再對大片的死人產生害怕心理,而天梁城那兩個師還沒有要過仗,調一個師過來頂替孫元化的部隊,讓老兵來教導新兵,而孫元化的部隊留作他用,原本是前線陣地的天梁府變成了後方基地,隻要駐守一個師就可以了。

天氣已經很冷了,經過十幾天的緊趕慢走的長途跋涉後,終於在年前趕回了鳳林城,路過天梁城時,何亦斌也同回鳳林城過年。

年關將近,天氣越發寒冷,連天空都是一片陰沉沉灰蒙蒙的,如刀子般的寒風刮得人臉生痛,今年的天氣比去年要冷得多,早上起來在可以水窪看到冰層了,隻是沒有溫度計,無法正確得知氣溫的高低。

但這樣的天氣吹不走鳳林城的喜氣,城裏城外現在已是一片歡樂的海洋,自從知道雍平府戰事遠去,再加上今年百姓的生活比以往大大的改善,百姓們自發地紮燈結彩、敲鑼打鼓開始迎接新年的到來,整個城市喜氣洋洋。

當全城的百姓得知他們的趙王爺回來後,真是滿城空巷,在滿天的雨絲飄舞中,自發的隨著鳳林城的百官們一同出城迎接,回城的必經道路上站滿了迎接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