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應該在家休息的趙豐豈這兩天跑斷了天,一是找人挑選好日子,二是采購聘禮,然後去何家為趙嶽提親。趙豐豈出馬,何家是大開府門迎接。
因為趙嶽事忙把與何初晴的事忘了向何亦斌說了,把何初晴給氣走了,但她不愧是個敢恨敢愛,敢作敢當的女子,自己就把與趙嶽事跟大哥何亦斌說了,希望何亦斌去說說,可是何亦斌是極重禮教的,認為隻有男方上門提親,哪有女方送上門的道理,更何況趙嶽還是王爺,這樣做就有獻美攀附的醜名,把何初晴訓了一頓,氣得她整天把自己關在房中不肯出門。
趙豐豈帶著聘禮上門提親,何亦斌自然滿口同意,何家現在已經綁在了趙嶽的戰車上,也算是大權在握,雖然何初晴隻能做個側妃,但也算是對何家的好處是更進一步,錦上添花。
早有丫環第一時間告訴了何初晴,何初晴立即把這幾天一肚子的氣拋到九宵雲外。
王爺要大婚,這事就得禮部按排,儀製、禮節、服飾、日期等等,經過挑選,趙嶽大婚的日子定在二月二十四日,正妃側妃同時進門;趙風的大婚定在三月初五,兩人相隔幾天時間。
兩位王爺即將大婚的消息一傳出,那是滿城盡歡,二個獨身王爺終於要納妃了;尤其是趙豐豈和何亦斌兩人的家中,來客是絡繹不絕,紛紛送上豐厚的大禮,變成了長公主義父的趙豐豈更是水漲船高,門檻都快被踩爛了。
七天的新春假節也過去了,文武百官開始回到崗位點卯。西北軍大將風不語也趕來鳳林城述職,軍方的幾大巨頭在鳳林城會麵,趙嶽首先就召開了一個軍事會議,經過雍平府的一戰,參謀部的成立已迫在眉睫,沒有統一的指揮,象一盤散沙,是無法對抗來自四麵八方的敵人的。
當這個設想提出後,得到一致的同意,在古代的戰爭中,一支軍隊出兵作戰都由統帥獨自負責,分析、策劃和製訂戰役,古語常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樣的說法,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全部寄托在領軍的將軍身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隻要領軍的將軍在戰場上出現判斷錯誤,必定會遭到滅頂之災,如果這支軍隊有一群軍事人才一起參與決策,那勝利就有了把握。
但有一個問題,這個參謀部如果設在鳳林城,這裏沒有便利的通訊條件,等到把命令傳遞到前線,早就開打了,反而會延誤戰機。
最後,采取折中的方法,趙嶽的王府成為最高軍事統帥府,趙嶽是為統帥,趙風為副統帥,從軍隊和軍隊校抽調若幹擅長謀劃的人才,成立三軍總參謀部,幫助統帥參與軍事決策,由何初晴領導的情報係統也納入統帥府,與三軍參謀部並列,向參謀部提供各種軍事情報,目前的工作一直在刺探他國的經濟、軍事等領域的情報。
三個防區再各自成立一個軍區參謀部,直接隸屬軍區司令部,直接與統帥府的三軍參謀部溝通,共享情報,主要工作是為司令部參謀劃策,成為幕僚,集眾人智慧打好戰爭。
三軍參謀部是軍隊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按情報係統送來的軍事情報,進行分析戰局,製訂作戰計劃等等,然後以統帥府名義發出調動、駐守、進攻、出兵等命令,三軍參謀部成為統帥府的直屬幕僚,組成的人員由統帥府直接任命,在戰爭期間直接指揮軍隊作戰,非戰爭期間也有直接調動一個團兵力的權力,擁有絕大的權力。
東南趙康和趙安現在正打得火熱,使雍平府和風鈴關相對進入了安全期,所以趙風和何亦斌留駐鳳林城,洪天笑成雍平府的軍區指揮官,孫元化任風鈴關指揮官,何亦斌被任命為三軍參謀長,領導三軍參謀部的工作。
本來身經百戰、實戰經驗豐富的風不語,應該是三軍參謀長最好的人選,但銀城現在有金風國的大軍威脅,今後的重點工作也定在消滅金風國,所以風不語依舊回銀城任指揮官,責令情報部門加緊對金風國的情報收集工作。
統帥府和參謀部的成立,兵部真正的成了管理軍隊後勤的部門,再沒有決策指揮軍隊的權力。
雍平府知府呂思誠在過了年後,就立即起程奔赴鳳林城,到達天梁城時,就感覺出雍平府城比天梁城的繁榮差了太多,正是新春時節,街頭到處都是新奇古怪的商品,琳琅滿目,新衣新帽、歡顏笑語的遊人,洋溢著一片幸福富足的景象,一個屬於西北邊境城市都有這樣生活水平,那作為中樞的鳳林城那又該什麼景象呢?由於天降大雪,路途極不好走,經過十幾天的跋涉,終於到達了鳳林城,沒有讓他失望,僅僅是寬闊的水泥大道,就已讓他瞪瞠結舌,其它的也就不用再詳細的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