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真的挾款潛逃案,在青州府的百姓中掀起了翻天的巨浪,這是恒古未有的事情,百姓們自發的推舉出幾個地方鄉紳作為民意代表,奔赴鳳林城,請求把青州府並入西北治下。
百姓來投是件好事,說明這是民心所向,大有可為,可是西北目前的處境來看,實在難以再增加一個府的包袱,這讓趙嶽很是為難,雖然可以推托,但真的推托掉的話,則對西北的名聲有很大的影響,咬咬牙,趙嶽隻好下令接收青州府。
半路被追捕回來的李承真是不堪再用了,犯下了這樣的大罪,隻有以死去謝青州百姓。鳳林城現在派不出那麼多的人去接手青州府,依舊是以同知升知府辦法,其實孫望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隻不過比李承真要好點。
早先鳳林府鄉紳們手中的土地,是趙嶽用工廠的股份換回來的,天梁府鄉紳們手中土地就洪天笑用搶的手段搞回來的,紅岩府是趙嶽跟蘇氏家族打了一仗,不花一分錢收歸的,這三個府因為是皇帝給趙嶽的封地,主人要收回所有的土地,再怎麼做,怎麼搶都沒人敢說半個不字,但青州府和雍平府並不是趙嶽的封地,所以很讓趙嶽頭痛,用什麼辦法把土地收歸再分發給貧民。
用工廠股份換土地,現在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慢說也沒有這麼多的工廠股份可以換;如果用銀子去收購兩個府的土地,那會使鳳林的財政崩潰,所以隻能用強收的手段收歸土地分發給百姓。
強收土地就會抵觸到手中握有大量土地鄉紳富農地主的利益,但對比起滿府的百姓來說,那隻是一小撖的人。並入青州府首先就要解決百姓的土地問題,當鳳林方麵把這個問題向那幾個民意代表拋出時,那幾個人立即臉色發白,倉皇而退,主要是他們都是擁有大量土地的人,並入青州府沒有得到好處反而先把土地給丟失了,這是他們不能忍受的事情。
其實這幾個人隻是看到了表麵,並沒有深入的去了解過西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們隻知道西北三府原來的鄉紳們改經商以後,賺回了大把的銀子,並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失去土地的;青州府的百姓隻知道西北三府的人每人都有一份土地,自耕自種生活都上了一個層次,他們受夠了苦日子,一起哄就推舉了還算是德高望眾的鄉紳當代表,而這幾人也是頭腦一熱,就奔赴鳳林城來了。
這種事是沒有商量餘地的,幾個人灰溜溜地回青州府去了。這時天梁府的駐軍開始派往青州府,還是當年洪天笑從鳳林帶去天梁府的那三千人,一到青州府就開始丈量土地,統計人口。這些人已是老手了,輕輕鬆鬆的在春耕前就把土地均分到了百姓的手中。
由於天降大雪,地處更北的金風國百姓日子更是難過,擋不住這寒冷的冬天,成千上萬的百姓在寒夜中活活的凍斃,第二天起來,每個城市鄉村都有悲淒的哭泣聲。受不住饑寒交迫的金風國百姓成群結隊的逃出家園,向暖和的南方逃避,一路上到處可見倒斃的餓孚。
西北三府再次麵臨了金風國難民潮,要不是金風國的街亭府和浦和府這兩條通往大宋國的通道被大軍截斷,有可能空國的百姓都跑進大宋國。
縱然是這樣,在過年之後,銀城的四周和紅岩關城牆外,披著襤褸棉襖的難民象從地底下冒出來似的,一家家,一窩窩在城牆根搭起了草棚子,天天喝著銀城和紅岩府施舍的薄粥,等待著大宋官員派人來把他們領進關牆。半個月的時間,就聚集了二萬多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