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後,西北三府又迎來了涉民大潮,這些可憐的金風國百姓披著襤褸的破棉襖,腰間紮條草繩,攜家帶口,蓬頭垢麵的湧到銀城城下,紅岩關城牆下,臉上帶著絕望、渴望、無奈等等各種各樣的交雜在一起的神色,等待著麵前這個世仇國家的接收安置。
他們非常的富有,至少比西北三府的百姓富有,遍地的銀礦,使他們每人的口袋裏或多或少的有幾兩銀子,連隨身攜帶的包裹裏都有銀碗銀筷銀勺子。他們又是非常的貧苦,每天靠啃吃點野菜,喝點泥水裹腹,眼巴巴的待著世仇國家的施舍,富有與貧窮就麼畸形的結合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這個國家的一個悲哀了。
過年開始到三月份這個三月個裏,西北三府再次接收了七八萬涉民,本來就吃緊的糧食,現在糧倉裏也見底了,要不是從大唐國和望明國源源不斷的運來糧食接濟,必定也要陷入了饑荒。涉民們在免費分得土地、種子和農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帶來的銀子和銀器皿,購買所需的口糧,使西北的庫銀得到了極大的充實,也讓西北三府這些跨國的商賈們得到了厚利。
在這股涉民潮流中,金風國的一些鄉紳小地主們因為再沒人幫他們種地,也隻好淪落成了涉民,帶著萬貫的家財投奔西北而來,想用手中的銀子購買大量的田地,再次當不事生產隻坐吃的地主,但西北的土地早已劃歸國有,民間無權買賣,無論如何花錢找後門都得不到應承,於是花銀子買來種子農具,招攏一些涉民去荒山野地開墾,剛剛開墾完畢播下種子,當地的官府就找上門來了,以私墾山地霸占國有土地砍伐林木的罪名全部收押入牢,把那些金風國鄉紳小地主帶來的產財敲了個一幹二淨後,然後被驅歸金風國,還上了黑名單。還有一些鄉紳購買了大量的糧食,想運歸國內販賣借機發財,但一到紅岩關,就被扣押了下來,以資敵的罪名沒收了糧食,人也被趕出關外;接收金風國的勞動百姓,斷絕了對金風國的一切貨物來往,明顯就是要把留在金風國的人活活餓死。
也有數次涉民被人煽動起來鬧事,但很快的就被當地的官府鎮壓了下去,膽敢鬧事的涉民全部被解押出境,脖子上掛著“忘恩負義”牌子,被趕回了金風國繼續去受凍挨餓,鬧出這樣的事來,已安心生活下來的涉民們也大罵這些人是人渣,完顏萍也出麵發布了告示,希望涉民們安心的在宋勤王爺治下生活,不要再想著去給偽皇帝賣命。
那兩種高產農作物,開始分發紅岩府和天梁府軍田播種了下去,隻要今年結出種子,明年就可以在民間推廣了,至少甘薯必定能全麵的推廣。
駐守在黃縣衛戍大營的五千複國兵,天天在苦練,風郡王府成了完顏萍的複國大本營,欹彥和癸納天天到府與完顏萍商議進軍事宜,這兩人建功立業的心思是無比的火熱,隻要複國成功,金風國日後的軍政大權必定被這兩人分享,國內現在一團糟糕,已方又有西北強軍支援,複國的成功已是指日可待。
一張大地圖攤開在桌上,詳細的畫著金風國的山川河流城鎮,可以從兩條線路到達金風國都城,一條走街亭府--寧邊府--京城;一條是浦和府--金雲府--京城。
“公主,現在浦和府和街亭府領軍的大將以前不過是完顏方府中的家奴,即不懂兵,也未上過戰場就指揮著數萬大軍,我們五千複國軍,非常有信心打偽政大軍,但必竟人數少了點,不可能分兵兩線出擊,隻能選擇一條線路進攻,另一條線路就需要駙馬爺幫忙了。”欹彥指著地圖道。
“結合我軍實際情況,該走哪條線路為上?”
“公主,臣和欹彥大將軍推敲過,我軍走街亭府--寧邊府這一線為好,浦和府方麵就請駙馬爺率軍牽製。”
“說來聽聽。”
“這條路上直到京城,兩邊都是插天群山,我軍可以一路進攻而無後顧之憂,走浦和府的話,則有陷入被偽軍包圍的勢態,浦和府、金雲府和永定府這三府成為品字形,而金雲府、永定府和永宣府這三府又是一個品字形,互相銜製互為倚角,就算攻下了浦和府,我軍隻要再向前進,我軍攻擊金雲府,則永定府和永宣府就會出兵救援,取永定府則金雲府和永宣府救援,這四個府可以說是一整個戰場,無論向哪一府,都會受到包圍,所以我軍最好的線路是走街亭府寧邊府。”